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 > 解读 >
分享

  [按]

  2018年10月17日,第五个国家扶贫日之际,由2018国家扶贫日论坛组委会主办、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指导、中国扶贫基金会承办的2018年“全国电商精准扶贫论坛”在北京举行。我受邀作为电商扶贫专家代表就消费扶贫问题作简要发言并主持消费扶贫对话讨论环节。现结合现场发言讨论情况,就消费扶贫问题作进一步梳理,此文为下篇。

  四、关于当前消费扶贫的五大趋势

  初期的消费扶贫是从出于道义,义务地买一点贫困地区产品开始的,在经过持续的探索、创新后,内容与形式不断演化,有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较为明显。

  01

  一是由农产品的消费向深度的资源开发转型。贫困地区不仅有好吃的,也有好看的,还可以住下来,听得见,丰富的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有待挖掘。比如乡村旅游及民宿的兴起,边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等。像云南红河州,哈尼梯田旅游的火热,带动了红米的销售和民族文化体验、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一系列资源的开发。

  02

  二是由小范围的探索示范向大范围的广泛对接转型。除前面提到的银行系消费扶贫探索,目前有更多的大行业也加入其中。特别是人数众多的石油系统、高校系统、铁路系统等,都加入了这个行列,这些行业往往有数百万人之多,高校更是有上千万人,消费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像国家电网,自身有180万员工,还有2.7亿用户,消费扶贫的潜力不小。近期共青团系统开展的“团团大集”活动,也得到了年轻人的广泛支持。

  03

  三是由简单的直接对接向依托网络平台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化对接转变。前期的消费扶贫对接往往比较零散,基本是从包抓的村开始的,消费的产品也比较单一。目前逐渐向组织化、平台化演进,比如各大电商平台开办的扶贫频道、众筹频道,国务院扶贫办指导的中国社会扶贫网、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善品公社发展迅速,腾讯的为村平台也在加大消费扶贫力度,一些社会公益组织也在积极探索。

  04

  四是由传统的对接形式向各类创新的对接方式转型。由于消费扶贫是一种有道义的商业行为,一味的悲情宣传往往引发消费者的感情疲劳。目前正在网络流行的众筹、领养、预售、定制等营销方式,在前期的探索中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加速与消费扶贫融合,认购产品、领养树木、入股经营、体验生态等项目不断涌现。一些电商创业企业对贫困地区农产品开展的文创活动,也促进了网络销售。

  05

  五是由一般的产销模式向深度的产业链改造进行转型。原先的消费扶贫模式是贫困地区产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但有些东西并不是太符合消费者需要,目前定制型消费扶贫正在增多,消费者需要什么,贫困户再种什么,同时对农业投入品控制、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等提出了要求,也组织相关服务企业提供配套服务。这方面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都有探索,本来生活、西域美农等电商企业也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定制型采购,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由消费层面深入到生产环节的一系列供应链、产业链改造,将给贫困地区带来更多的改变。

  五、关于消费扶贫需要克服的四个现实问题

  消费扶贫大家热情很高,但实际操作中也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影响了大家的积极性,需要注意克服。

  01

  首先,要克服有产无量的问题。贫困地区的农业往往小而散,看起来东西不少,但真正变成商品却又没有规模。一些企业的消费需求较大,往往出现供不上的现象,小批量采购的成本比较高。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接,通过预付一定生产资金、指导成立合作社、入股联营等形式,指导贫困户订单化生产,批量化供应。

  02

  其次,要克服有品不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品没有形成区域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没有地位;生产管理比较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品种不对路等。需要加大贫困地区生产发展转型,强化区域特色品牌的塑造,挖掘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讲出好的故事,加强农民的培训和各类人才培养,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

  03

  第三,要克服体验不美的问题。问题的核心是供应链比较落后,产品分级、储藏保鲜、快递物流、包装文创等环节较为落后,消费者在收到产品后的心理落差很大;甚至有一些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现象,伤了消费者的心。改进的办法,要注意培养供应链服务商,从做得好的电商创业企业、传统供应商等遴选,改进从田间地头到居民餐桌的全供应链体系,推行质量可追溯体系,提高体验感。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网络、物流的“降费提速”力度,改善电商基础设施条件。

  04

  第四,要克服持续不久的问题。一些企业和平台发起的消费活动是一次性的,缺乏后续的持续动作和长效对接,对化解当下的农产品存量有一定帮助,但对后续发展缺少安排。需要进一步端正心态,按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长期对口帮扶,扶上马,送一程,真扶贫,扶真贫。同时,进一步探索与农村“三变”改革、村集体经济建设等融合的办法,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提升消费扶贫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克服借消费扶贫“浑水摸鱼”的问题,加大对一些市场主体的诚信惩戒,防止一些夸大宣传、借机谋利的贫困地区滞销农产品促销和虚假的扶贫众筹等,推动消费扶贫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