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藏锦绣石壁有春秋——走进商洛山阳延坪镇秘境“白龙洞”
时间:2025-04-29 来源:新西部传媒网
在山阳县延坪镇白龙村,有一处独特的自然溶洞,人称“白龙洞”。该洞穴形成于500多年前,历经漫长历史演变,形成了如今壮观的喀斯特地貌,被誉为山阳县“八景”之一。
白龙洞洞口呈枣型,洞长43米,宽35米,高24米。洞内钟乳石形态各异、惟妙惟肖,顶部的“二龙戏珠”栩栩如生,两侧对称垂列的若干个螺旋型钟乳石,宛于一组吊灯;底部的乳石群,高的如塔、如佛、如狮、如虎,低的如花、如果、如笋、如禽,可谓是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最引人注目的是右侧的“石龙”,宛如“白龙盘踞”蜿蜒生动。龙的头、身、尾断为三节,如剑劈,断痕处呈红色,似鲜血殷殷外渗;龙头张口瞪眼,缩颈抖须,作垂死挣扎状,洞顶一滴断泉不偏不倚地滴在石龙眼窝中,形成一汪绿水,有“画龙点睛”之妙。
洞内还有一座彩虹状的拱型石桥,桥边石栏精致如雕琢;洞侧还有清代乾隆年间修建的庙宇3间,更为白龙洞增添了几分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
除了视觉上的享受,洞内的声效同样也令人心驰神往。在某些特定的位置,滴水的声音回荡在洞穴中,宁静和谐,犹如“天籁之音”,不仅悦耳动听,更给人带来一种难得的精神洗礼。
关于白龙洞,还有一段神话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山后有一黑龙作恶,纵火焚烧鹘岭,连石头都化为灰烬。白龙娘娘为奋力灭火,发肤尽毁。后来她得知必须在龙潭内洗够九百九十九天,山上就会长出花草树木,重现往日生机。于是她派白龙太子把守洞口,自己潜入白龙洞中修炼,每天在龙潭内洗九百九十九次澡。黑龙得知这一消息后企图破坏,见洞口难以入内,它便在山后偷偷掘穴而入,趁白龙娘娘洗澡之际,夺了龙珠,并玷污了她,白龙娘娘误以为太子守门不严,怒抽宝剑斩杀了太子,当发现璧穴道后,才知错杀了白龙太子,悲愤交集之下,她一头碰死其中,堵塞了黑龙所掘的穴道,至今穴道尚有数尺未合,可容纳单人进出。
古诗有云:“潭水常阴隐蛰龙,为霖赫赫慰三农。”白龙村多年来一直能维持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的状态与“白龙”的庇佑不无关系。据说洞内的“白龙”每60年(一个甲子年)会现一次真身,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真实上演过。据曾在1986年前后亲眼目睹“白龙”现真身的村上“耄耋”老人陈厚明描述说“当时,见了白龙,大家都吓得魂飞魄散。最后还是守庙人看到此情景后,进庙烧香磕头,白龙才渐渐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于天际。”亦真亦假,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白龙洞”的存在本身不仅是一种“奇美”的象征,更俨然成为承载当地百姓情怀的文化符号。
集地质景观、神话传说、科学价值于一体的“白龙洞”,可以说是探索自然奥秘与人文历史的绝佳之地,无论是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宫殿”,还是幽静深远的幻妙氛围,均令人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潜力特色,推动文旅融合,在延坪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及白龙村委会的不懈努力下,山阳县白龙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并于2025年3月3日举行了正式揭牌仪式。该公司是一家集旅游开发、经营管理、招商引资、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企业,内设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全方位的服务,后期这里将逐步按照景区标准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游客体验感,着力打造区域文化旅游新标杆,让八方游客领略到白龙洞的魅力。
“小憩洞中三亿年、洞外山水换新颜。御风龙马蹄声急,揽月相携上九天。”三步一景、洞中有洞,明暗交织的光影奇观、如梦如幻的洞府天地、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相信神秘而美丽的“白龙洞”一定会带给您一段难忘的探险之旅,我们在这里期待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