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县展示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眼一闭呀眼一睁,改革开放就刮春风。树苗苗长高要直上天,哥哥你要进城挣大钱。”8月的陕北,满目苍翠,这首歌,表达了老区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无限感激。

  大棚蔬菜让群众富起来

  曾经的沿河湾镇,白天往山上一望,除了几棵孤零零的酸枣树,一无所有。晚上到镇上一看,除了几盏幽幽的煤油灯,一片漆黑。

  要说沿河湾群众从什么时候富起来?那就要从大棚蔬菜说起。

  地解冻了种豆子,豆子收了种谷子,谷子收了种糜子,再种洋芋,种荞面,一直种到天冻了。这种沿袭了近百年的生产方式勉强维系着沿河湾人的温饱。一直到1992年,沿河湾抓住鲁陕干部交流的机遇,从山东寿光引进日光温室大棚,当年试种6棚取得成功后便开始全面发展,开创了陕北地区发展大棚蔬菜的先河。从此,大棚蔬菜就成了该镇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当年,大棚蔬菜是个新鲜事物,村里的人都没有见过,更没有种过,大家都不敢冒这个险。”提起1992年建大棚时的场景,沿河湾镇杨家沟村民拓生雄回忆道。

  随后,在村民们的观望中,杨世宏等四户村民率先在村里建起了大棚,种上了蔬菜,并且在当年就见了利。有了钱,杨世宏就买回一台电视机,成了村里第一个买电视的人。看着杨世宏靠着发展大棚买了稀罕物,村民的心里泛起了涟漪。

  1993年春节刚过,杨家沟村川台地上一片热闹。夯土墙、栽木桩,36座大棚拔地而起。拓生雄也是其中一员。

  当年10月份,大棚建成,拓生雄种了一棚黄瓜。“第一年种黄瓜收入1万多元,一下就收回了成本,我也给家里买了台电视机。”尝到甜头的沿河湾人从此对发展温室大棚热情高涨。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沿河湾镇的日光温室大棚已由起步时2个村的6棚,发展到目前全镇9个村的4360棚,种植品种由过去的西红柿、黄瓜两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70多个品种,年产鲜菜2.4万吨以上,成为陕北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知名度誉满省内外,远销山西、内蒙、甘肃、河南、重庆等9个省市、30多个大中城市。

  园区建设为当地发展创造机会

  沿着缓缓流淌的延河,记者来到沿河湾镇碟子沟村,只见车流穿梭,机器轰鸣,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安塞工业园区正在迅速崛起,园区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已有32个项目落户园区,2017年实现产值28.35亿元。

  2009年4月,为解决区域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这一问题,安塞工业园区在沿河湾应势而生,并作为安塞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航母”来打造,初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新能源开发、生物制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重点的产业格局。

  “强化服务、盘旧引新、提质增效、创新转型”。抱着这样的工作思路,安塞区内联外引,提供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套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实施方案管理”的“五个一”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对引资入园项目实行“保姆式”帮办服务,实行领导、干部、责任、措施“四落实”,目标、任务、时限、要求“四明确”等个性化服务,积极争取企业投资发展。目前,落户园区的项目,基本都和安塞区的石油工业、农业等主导产业有关。

  一组数字验证变化:2017年,沿河湾的国内生产总值是4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735元,分别是1978年的368倍、284倍。

  工业园区的建设,不仅为沿河湾增添了活力,也为当地发展创造了机会。在园区服务产业链里,基本上都是当地村民。

  就业热潮随着园区建设而兴起。李林江被家乡神奇的变化所吸引,决心回乡就业,被园区聘用为厨师,月工资3800元,一年下来能有4万多元的收入。现在,像李林江这样在园区就业的当地村民已有1100人。

  “一穷二白的西部小镇能够成为全国重点镇,归功于沿河湾镇走上了改革创新之路,这是老百姓最高兴、最舒心、最满意的事情。”碟子沟村老支书冯孝岗言谈之间充满自信。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