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县展示 >
分享

  今年以来,岐山县委、县政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检视各级“四个意识”落地生根的重要标尺,自觉向中省市要求对标看齐,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压实责任,在追赶超越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聚焦“责任落实” 全力推进“十条措施”

  作为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福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既考验了党员干部的业务能力,又折射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要提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战斗力,关键要做好责任落实工作。

六个聚焦 唱响西岐大地脱贫“好声音”

  岐山县制定出台了《岐山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脱贫攻坚工作十条措施》,从调整优化帮扶力量、加快产业增收步伐、加大扶志扶智力度、激发扶贫干部动能、凝聚社会扶贫力量、精准指导政策业务、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升“八办两组”工作实效、深化推进作风建设、从严从实督查问责等十个方面进行安排部署,配套印发了《脱贫攻坚2018年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11个文件,树立“要想重用,先去驻村,要想提拔,必下一线”的选人用人导向,选派驻村和联村工作队,全面调整帮扶力量,着力解决帮扶力量分散和“一帮多”等问题,为高质量完成年度减贫目标,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聚焦“脱贫成效” 定期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

  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巩固脱贫成果与攻坚拔寨一样重要,要如期打赢这场硬仗,应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更大的力度、更扎实的措施,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六个聚焦 唱响西岐大地脱贫“好声音”

  精准扶贫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围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主题,岐山县将原脱贫攻坚暗访督查队划归县纪委管理,根据省市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和岐山县“十条措施”各项内容,制定全年督查方案,重点对“八办两组”和镇、村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联村工作队和干部帮扶情况进行督查。同时,在下一次督导检查中对检查过的单位抽取一定比例开展“回头看”,对发现整改不积极,工作敷衍了事的,报县纪委问责,有效促进各项脱贫举措落实。

  聚焦“亲情帮扶” 建立“扶贫日”制度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百姓苦痛就是执政伤痛。只有始终把贫困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扶贫攻坚深化为血浓于水的亲情联结,才能让脱贫工作有 “热度”,精准帮扶有“温度”。

六个聚焦 唱响西岐大地脱贫“好声音”

  为了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常态化帮扶联系制度,岐山县将每周二定为全县“扶贫日”,要求帮扶干部全年入户不少于53次。建立联系机制,对已脱贫户实行联系制度,解决具体问题,并记好工作日志,进一步落实帮扶责任,确保真脱贫、不返贫。明确帮扶主题内容,各镇、村按照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制定“扶贫日”具体实施方案,措施到户、到人,指导帮扶干部开展帮扶。开展“扶贫日+主题党日”活动,由帮扶单位和县级双管单位不定期在贫困村开展扶贫主题党日,抓党建促脱贫,着力提升帮扶实效。

  聚焦“强基固本” 多措并举突破产业扶贫

  产业抚贫是贫困地区和人口摆脱贫穷的基本路径,是最根本和最长久的扶贫。没有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脱贫后的发展也难以为继。

六个聚焦 唱响西岐大地脱贫“好声音”

  如何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如何在脱贫工作中再发力,岐山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研判、仔细分析,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各项措施,通过各种政策支持和鼓励,在产业扶贫上狠下功夫,使全县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既调动了广大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也让他们有了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全县围绕“一村一业、一户一法”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在40个贫困村实施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养殖等40个产业扶持项目,成立合作社94个、家庭农场45户,建立科技示范户200户,带动82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重点扶持雍川镇宣旗营村发展苗木花卉2500余亩,益店镇宋村村发展富硒小麦5000亩,京当镇驸马庄村发展甜叶菊200余亩和大棚西瓜1000余亩。这些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已成为体现区域特色、增收潜力大、规模化发展的产业脱贫典型,带动了全县产业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为使产业扶贫措施落到实处,县上坚持产业脱贫与主导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相结合,探索产业脱贫新模式。通过直补、贴息等形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利用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土地经营权入股等途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已培育“嵌入式”产业扶贫基地65家,同3079户贫困户形成了利益联结机制。完成产业直补1469户437.84万元,有中长期产业的贫困户达到3460户,技能提升培训种养殖业的贫困户2700户,全县51个贫困村全部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投入扶持资金1670万元。

  聚焦“扶贫扶志” 加强激发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脱贫志气。要彻底解决贫困的问题光靠政府是远远不够,政府能解决的更多在于政策扶持等方面,而要真正站起来,富起来,还需要自身的不断努力,靠自身振作起来,学技术、学经营、勤劳作、善持家,政府帮一把,自己蹬一脚,力争早日摆脱贫困。

六个聚焦 唱响西岐大地脱贫“好声音”

  为做好扶贫扶志工作,岐山县积极开展“传承周礼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加大脱贫攻坚文化创作,深度挖掘周礼优秀文化内涵,讲好岐山故事,用德、礼、乐、和等优秀文化感化、启迪、熏陶人。举办“传承周礼优秀文化 讲好岐山故事”大赛和以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岐山之夏”“送文明、下基层”文化活动月和“脱贫攻坚文化同行”秦腔纳凉晚会,形成了“人人做好事、好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的良好氛围,贫困群众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和感染。

  聚焦“提升技能” 打造“1+N”培训模式

  古人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精准扶贫要真正落到实处,形成长效机制,仅靠“输血”扶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造血”扶贫。

六个聚焦 唱响西岐大地脱贫“好声音”

  按照省市“技能培训全覆盖就业惠民工程”要求,岐山县紧盯市场需求,征求培训意愿,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培训机构,广泛设置烹饪培训、家政服务、维修电工、保健按摩等课程,创造性打造培训“1+N”全新培训模式,即“培训+政策宣传”“培训+技能提升”“培训+扶贫扶智”“培训+绩效评价”“培训+树立品牌”“培训+配套政策”“培训+微型招聘”“培训+实训拓展”“培训+服务发展”“培训+典型引领”,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品牌意识,创新服务理念,着力提高困难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2018年马上就要过去,新的一年,岐山县脱贫攻坚依然“蹄疾步稳”。岐山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岐山县围绕2019年“2300人脱贫,5个贫困村出列”的目标,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扎实开展“三推进四提升五强化”工作,确保2019年工作高点起步,取得“开门红”。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