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县展示 >
分享
       从苏伊士运河为埃及带来的富庶与文明,到伊利运河魔术般成就美国中西部的极速成长;从京杭大运河绵延千里的宏大不凡,到郑国渠奠定大秦一统天下的功不可没;从都江堰鱼嘴分水造就富饶天府之国的神奇,到伊泰普大坝年制造万兆瓦电能的强大……

       古今中外,人类兴修水利的印记一次次缔造和推动着世界新的文明与发展。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命脉是动脉、任脉,也是血脉。如果说水利是国民的血液,那么,遍布在共和国广袤大地上的一道道饮水工程就是国民的毛细血管,滋养着中华儿女迈着强健的体魄奔驰在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

       如今,位于秦岭南麓的丰阳沃土上也同样刷新着人类兴修水利、造福民生的历史。

高瞻决策绘宏图  主动担当勇作为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知玉无痕?

       位于秦岭南麓的丰阳,也是如今陕西东南部的商洛大县——山阳。西晋秦始二年置县,古名“丰阳”,明成化十二年更为今名。山阳北连秦晋,南通吴楚,是古往今来的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流岭、鹘岭、郧西大梁橫亘南北,金钱河、银花河纵橫东西。“三山夹两川”的岭谷地形和喀斯特地貌的分布,造就了神秘的幽谷洞穴、名山秀水、田园诗画。

       山阳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县域面积3535平方公里,辖18个镇(办)239个村(居)46万人,全县无大江大河过境,属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年均降水量709毫米,是典型的山地缺水地区。属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2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0个;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7万户10.67万人。

        缺水之地更注重探索节水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商洛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大力推进水利建设工作,在保障水安全、建设水工程、改善水环境、管理水资源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

       山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守初心,自觉践行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做好兴水管水治水用水文章。高度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始终把水利工作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分重要位置。在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上,曾多次对农村饮水安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保护、河长制湖长制、水利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尤其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县委张国瑜书记亲自过问,政府袁良善县长多次在常务会上促进度、提要求。水利系统上下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总基调,围绕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落实治水兴水新思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各项水利事业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全县共完成各类水利建设投资3.04亿元,占计划任务的104.8%。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占任务的100%;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1.82万人,占任务的236%;新修加固堤防15.56公里,占计划任务的170%,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滴水,折射出一个地方的为民情怀。作为承担着山阳全县46万人口饮水重任的水利部门自然责无旁贷。近年来,山阳县水利局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市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部署,着眼社会民生发展大局,以“上善若水”的大爱情怀和担当精神,围绕将水留下来、让水流起来、使水净起来、把水管起来的工作重点,以建设平安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为根本要求,坚持以脱贫攻坚总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盘活水资源,做活水文章,集中精力抓好饮水安全工程运行与管理,建设了一支思想先进、素质过硬、技术娴熟、管理有方的水利专业人才队伍。目前,县上已成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公司,各镇办设立分公司、村级设立供水服务站。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了全县水费收缴工作方案,确保实现“五个统一”(统一水源调度,统一规范挂表,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维修服务);对于村级供水收费实行“三要求”(尊重村组意见、统一收费票据、协商确定水价),确保水费收缴工作公正、公开;加强对供水设备、供水管网等日常巡查检查,配置抢修车辆和设备,设立供水服务热线,确保工程正常运行,提高供水保证率,从根本上保障村镇供水运行管理从“有名”向“有实”转变,让群众吃上放心水、安全水、明白水。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该局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以57个退出村110个非贫困村饮水安全全面达标为目标,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3处,新建机井39眼,蓄水池499座,截渗坝401座,铺设输配水管道1799.24千米,安装消毒设备200台(套),完成投资5608万元,落实村级管水员239名,解决改善饮水不安全人口11.8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75万人),为确保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顺利实现全县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止2020年10月底,年初计划建设的58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已全部完工建成并实现通水,完成投资1753万元,解决和改善提高 2.03万户7.48 万人(其中贫困人口:0.46万户1.6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也完成了2020年脱贫户1159户的农村饮水安全达标认定工作。统筹实施129个贫困村国开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110个非贫困村基础设施补短项目,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406处、解决41.9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整县实现脱贫摘帽,12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0.43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46.42%降至1.02%。

基层走访看民生  实干引来“幸福水”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唯有大兴水之利,方能尽显水之韵,尽得水之润。

山阳县作为陕南严重缺水地区之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区域性、季节性、工程性缺水并存,水资源短缺、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已成为制约该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也决定了治水兴水饮水工程对山阳民众的生存发展和经济提速特别是乡村振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山阳县水利局会同相关部门多次开展脱贫攻坚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前期规划研究工作。编制一个实施方案,并不是简单几页纸的叙述,它需要专业的设计团队,从地勘测量等基础入手,历经繁复的设计过程。县水利局办公大楼经常灯火通明,一个个规划,一本本实施方案,就这样靠水利人的双手全部完成,扎实的基础工作,让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落到最实处。

       那么,脱贫攻坚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具体成效到底如何?基层群众是否受益?2020年10月底,在县局安排下,由城乡供水管理站站长王光成和县局工程师程新转陪同,记者深入十里街办刘家村等乡村一线多个站点采访体验,实际成效,出乎意料。

       中村镇是山阳较偏远的乡镇,供水矛盾突出。上湾村正在忙乎的村民见到记者到来纷纷涌上前说:“以前我们挑水都要走半个小时,雨天更是没法出门。现在,我们村家家都通了自来水,自来水接到灶台边,热水器接到卫生间,用水既干净又方便。”来自村民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中村乡村接通自来水后,群众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看天求雨生活难,现在有水保障好种田,老乡们的生活越来越滋润。”指着矗立在山头上新建成的蓄水池,负责人杨新发欣喜地说,自实施“三农”供水工程后,优质干净的水已通到家家户户和田间地头,中村的4700多名群众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村民发展生活、生产特别是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中村供水分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现有管理人员4名,总投资600余万元,可供万余人吃水。受益上湾、下湾、街道办、移民新区等区域,目前建设工作正在进一步延伸之中。该站依据县局标准化水厂建设为技术参数,从10公里外的洛峪沟寻找水源,并通过管道将水引到大型蓄水池中,再经过沉淀,添加CEO2和NACE进行消毒,计量检测等工序,然后输送到每户群众家中。同时该站在中村移民新区便民服务中心新设了集中供水收费大厅,实行规范化收费,一条龙服务。

       山阳县农村供水管理有限公司银花分公司负责人陈元柱向记者介绍说,银花镇也是山阳最东端的偏远乡镇。记忆中村子里一直缺水,群众用水基本靠山峪的流水,山水少了,村民就要到几公里外的水井挑水吃。后来,村子里许多水井干涸,每逢下雨天,全村老少出动,拿着锅碗瓢盆接雨水储存。再后来,村民要到十公路外的丹凤地界买水吃,苦不堪言。现在不一样了,智能卡一刷,村民不出门就能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银花分公司在上店子村建有水厂一处,供给上店子社区、银花街道社区、寺北沟村两个组,受益群众2000户5000余人。

      “政府把供水工程建好,我们就要把它管好用好。银花镇每个村都设有管理人员,在群众用水出现问题时,我们第一时间进行抢修,让所有群众的用水量和水质都有保障。”提及如何确保辖区群众的日常用水,陈元柱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

       采访完中村、银花镇后,我们来到了十里街办刘家村供水服务站,该站的负责人、刘家村党支部书记刘孝俊介绍说,村上之前都是家家户户打井,吃的井水。由于水井太浅,群众吃的都是地表水,这个水质太差,用井水洗完锅都是白色的,烧水后,水垢太多。几年前村上拉通了自来水,群众人均出资150元,但主水管道容易堵塞,无法保证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用水,仅存活7天便无法正常运转,当时群众吃水非常困难。“干干井,断断桥,死死树”是过去村上缺水的真实写照。2019年8月,在县局支持下,供水站建成,建有水厂一座,拥有50立方米和70立方米蓄水池两个,装有智能化水表,现已公开收费。站厂辐射全村3个组390户1508人,运营一年来,反响良好。眼下水质水压非常稳定,经过水厂的消毒、净化、过滤等措施,直接引村入户。

        第二天一大早,由县局技术干部武少燕陪同,记者来到了板岩镇安门口村供水服务站。站上现有管理人员5人,主要负责全村8个组743户2375人的安全饮水。该站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任富松亲自驾车带我们参观供水站点。当登上海拔989.96米的安门口寨子凹山头时,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脚下群山林立,弯道盘旋,身边白云浮动,彩鸟唧鸣。一座座整洁的民居散落在山体间,民居院内的自来水龙头依稀可见,一只只雪白的山羊在一个民妇的驱赶下从小道列队走来,欢快地跑向山头。其实,寨子凹山头,也就是我们的脚下,就是板岩镇安门口村供水服务站建成的蓄水池。我想这才是最美的风景。2020年4月,该站建成了大小蓄水池7个,5-10立方米3个,30立方米3个,50立方米1个。特别是檀树、杨砭、寨子凹100余户群众居住在千余米的寨子山顶。这里气候高寒,交通不畅,吃水十分困难。多年前群众用水要去10余公里外的山下背水或挑水吃,往返一次需要一个半小时,每逢干旱更是艰难,村民只得下山用车拉水上山饮用。

       为解决这一难题,县局专业团队走进安门口和任支书经过认真勘察,从3公里外的杨沟组寻找水源,组织施工队先后埋设主管道6500余米,支管道10000余米,将清凉洁净的自来水送到每户村民家中。看到上辈几代人的吃水梦想即将实现,在施工期间,村民们纷纷自发给施工人员送来开水、烧酒、肉蛋和蔬菜。当管道拉建完成,打开水龙头,望着清澈的水柱从水龙头哗哗流下,村民们急忙拥上来,喜极而泣,伸出手,接上这甘甜的“圣水”,像过年一样高兴。

       看到大家到来,今年75岁的安口村杨砭组村民李传龙激动地拉着我们的手说:“你看看这几年村上路通了、电通了,现在又拉上了自来水,我老汉再也不用下山背水拉水了,是政府给咱们老百姓带来的大实惠,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为我们全村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

        随行记者拧开水龙头,接了杯自来水喝起来,果然水质甘甜。村民曹远林甜滋滋地笑着说道:“你看,现在好了,我们全村都通上了安全水。我家厨房和卫生间都有稳定的自来水了,这多真亏了水利干部把自来水接到我的家中,我家再也不为吃水用水发愁了。有了水,庄家长得旺,菜苗长得美,还增加了我们的收入,也是下辈人的福啊!”

       水利工作十分艰苦,具有季节性、突发性、危险性等特点,这要求水利工作者必须具备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像武少燕、程新转这样的干部,在山阳水利战线还有许多,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与我们随行的缘故。他们在风雨中励志,在摔打中坚强,在市场经济洗礼中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始终用智慧和汗水,守护一方百姓的平安与幸福。

       “农村饮水工程既是民生工程又是水利扶贫工程,我们更要把水利民生工程建成人民满意工程、经得起检验的惠民工程。切实解决好老百姓饮水安全问题,从根本上改善老百姓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让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深得民心、惠及民生,这才是我们水利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该局分管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副局长耿启学如是说。“近年来,我局坚持脱贫攻坚,饮水先行理念,破解因水不稳、因水不兴、因水致贫难题,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向前迈进,并大力推进集中供水和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人人饮安全水和村组饮水安全全覆盖。建设容易管理难。针对已建成的饮水工程切实做到专管机构健全,运行机制完善,管理模式规范,水价核定合理,维护基金到位,工程良性运营。强化水源地保护和水质保障,提高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和水质合格率,确保农村水质检测常态化。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有人管,保障饮水工程效益长久发挥。在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卫生防护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绷紧链条,扛起责任,重点强化了从业人员管理和职工疾病监控,建立每日健康检查制度,掌握基本的防控疫情知识,落实各项自我防护措施,配备专职人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同时继续深入乡镇供水点调查研究,寻找农村供水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问题导向担使命  多管齐下破难题

      “四面青山楼外楼,新妆巧扮最风流;多情最是金银水,依依一步一回头。”是文人墨客对山阳变化最动情的描述。

       做一处工程,惠一方百姓,实施一个项目,衍生一片景点。

       行走在丰阳大地,清澈见底的河水,坚不可摧的堤坝,纵横分布的渠道和管道……一项项民生水利工程的实施,展现出人水交融、生态和谐、农村发展焕发勃勃生机的景象,在随处可见的民生饮水工程的背后,更展现出山阳水利人的责任与担当。

       破解水瓶颈,解决水困局,这是山阳县委、县政府的治水兴水之策,也是46万山阳人民的热切期盼。山阳县水利局以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为“龙头”,顺应民心,与时俱进,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他们强化工程建设,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严格对照安全饮水有保障标准,全力抓好供水工程“回头看”,对供水保证率偏低、水量偏小的58处已建供水工程进行改造、升级;对水源、水质存在安全隐患的供水工程,按标准要求新安装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66台;对全县原来安装的350多台消毒设备进行了维修养护;对29处工程采取了水源保护措施,全面提升水质;对规模以上水厂落实经费,设立水质化验室,配备专业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指标,实施常态化水质检测,采取水样853份,进行了水质检测,全部合格,确保供水水质安全。他们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运行管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山阳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并修订完善了《山阳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2020年2月改制组建了山阳县城乡供水管理站,随后又成立了农村供水管理总公司,各镇办设立了分公司,全县239个村设立村级供水服务站,实现了县城由省水务集团山阳分公司管理,各镇办集镇、移民安置点由县农村供水有限公司管理,村级由村供水服务站管理的“三级管理无盲区”运行管理模式。他们积极推进水费收缴工作。2020年5月18日山阳县政府办印发了《山阳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了工作任务目标,压实了各方责任,核定了对全县水价标准,成立了水费收缴领导小组。严格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供水水价,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同时,县政府也设立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通过政府补贴、水费提留等方式筹集维护资金,确保工程持续运行,最大限度地施惠于民。

       字里行间,数字的背后,讲述着一个个有温度的水利故事,提交着一个个有温度的“脱贫答卷”,蕴藏着山阳水利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利人与水有不解之缘,便被赋予了水一样的品质。既有滴水穿石的毅力,也有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品格,既有滋养万物的能力,也有与人无争的气度。

从“有水喝”到“喝好水”,山阳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从“面的覆盖”迈向“质的提升”,基本实现县域乡镇农村饮水城市化、集中化,成为群众受益最直接、受益人口最广的民心工程之一。

守护路上善作为  鱼水情深心连心

       一河清泉水、一座蓄水池、一条输水管、一道风景线,生动诠释着山阳县水务改革新作为、新担当、新成效、新气象。

      “做生命之泉的守护者。”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山阳县水利局长崔孝岗走进了水利行业。

       记者:崔局长您好,请问,您对水利的理解是什么?

        崔孝岗:水利,水利,有水就有利,利国利民。水利既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靠政策、靠制度、靠改革。农村饮水问题一直是农村群众面临的最直接、最实际、最关心的生活问题,抓住了饮水,就抓住了牵动山阳水利发展的“牛鼻子”。群众利益大于天,水利建设一头连民心、一头连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记者:山阳县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如何?

       崔孝岗:一直以来,村民们或在附近的山沟里取水,或三五户合起来挖一个水塘子取水,碰着干旱天气,村民们不得不步行到山脚下挑水过日子,既费力又辛苦,而且水质安全难以保障。农户家里通了自来水,可以让他们从繁重的挑水劳作中解脱出来。青年人外出打工时,也不用担心家里老人吃水不便,能多挣些钱,脱贫致富奔小康更有保障。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完胜、全面收官之年。县水利局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山阳县辖18个镇239个村,其中有非贫困村110个,贫困村129个。如今239个村,村村建有村级供水管理服务站。漫川镇、十里铺镇、城关镇三镇由陕西省水务集团垂直管理,其余15个镇由县水利局直接管理。一年来,通过扩大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覆盖范围和惠及程度,破解了历来困扰农村饮水安全的热点难点问题,告别了积雨水、拉水、买水的艰苦岁月。

       记者:去年以来贵局在脱贫攻坚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方面都采取了那些举措,做了哪些实际工作?

       崔孝岗:去年以来,局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目标,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为重点,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着力提高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和自来水普及率。为此,我局未雨绸缪,精心部署,补齐短板,强力推进。率先制定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实施方案,并由班子成员带队,抽调全局骨干组成工作组,分赴全县10多个乡镇各个村组,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状况进行进村入户核查。通过建章立制,明确责任,成立机构,配齐人员,形成县乡村三级工程维修管理网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饮水是最大的民生。哪里有需求,那里就有水利人。能不能让群众吃上喝上安全水,是水利干部的迫切要求。现在我局已经建立了中省市县乡“五级信息平台”,每家每户都有明白卡、服务卡、热线电话。一旦群众有诉求反映,我们都是有求必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尽最大努力给予解决,让群众满意。山阳山大沟深,地质条件特殊,但事关饮水,不管多高的山多深的沟,对我们水利人来讲都不是问题。过去群众不是喝山泉水,就是挖坑储水,后来水窖蓄水,现在大部分地方的水窖已全部改造。所需设备设施统一采购分配到各个村组。地处山沟的零散户,单户单管,上自管道,只要有水源,就把管子拉到门上,水泵、水龙头、水表一样不少。水厂的水处理系统干净卫生,保证群众安全用水。2016年至今县局已投入3个多亿,笔笔资金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让群众相信政府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样一来,群众对政府有了信任和依赖感,积极配合,主动沟通,心连在了一起,鱼水情更深。目前在县局指导下,每个乡镇都配备农村管理服务站,每个村都配备工作人员、管水员,另有监委会主任、村民代表监督饮水方面的管理。遇到天旱季节性缺水,就采取应急办法处理,就近寻找水源,没水源就用水车水罐送水,尽量不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提高了供水服务的透明度和群众的认知度。如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正悄然改变着全市贫困村老百姓的生活。凡是有条件的农户家里,都安装了热水器,洗澡、洗衣服随时有热水用,生活和城里人没啥两样。

一张蓝图绘到底  策马扬鞭谱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农村饮水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最期盼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多年来,山阳县水利局主动作为,扎实作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城乡供水能力提高、工程建设取得实效、行业管理水平提升、社会节水路径形成,水利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凸现,党政领导亲力亲为、相关部门有力支持、社会各界通力协作,干部职工奋力拼搏,水利改革发展环境优化,全县水利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治水兴水宏伟事业乘风破浪,绘就了一幅“盛世治水、人水和谐”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的水务精彩画卷。

       党和政府不会忘记辛勤付出的水利人。2019年3、4月份,该局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经济工作先进集体、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先进集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统战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市水利局授予全市水利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水利部授予全国第一批节水社会达标县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及省市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团结奋进的结果,凝结着全县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心血和汗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是生命之泉,它让高楼向空中拔节,城镇向四周展延,蜿蜒的河流风光旖旎,广袤的田野硕果累累。

       方便干净的水,在城里居民看来再寻常不过,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是很多村落最短缺的资源。也是贫困村落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祈望。如今,农村吃水难的历史将被彻底改写,一股股清泉流进千家万户,滋润着老百姓的心田。

       汩汩幸福水,滴滴润民心。山阳县水利局在崔孝岗局长一班人带领下,为攻克贫困而战,为全面小康而干,为补齐短板而为,开发水“利”培育发展新动能;强化水“安”情系民生新担当;开启水“智”谋求科技新发展;保障水“清”厚植生态新优势。为山阳百姓提供了“水”保障,为丰阳大地的发展点燃了“水”引擎。

        风正济时,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山阳水利建设发展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记者问及今后的发展取向,崔孝岗局长信心满满:全局上下将立足区情水情,科学统筹谋划,强化措施保障安全饮水民生工作,不断提升入户通水能力,持续探索新办法、新措施、新机制,持续当好水利工程质量的“守护神”,持续让幸福源泉浇开“脱贫之花”, 最终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模式,最终将供水管网由城市延伸、覆盖至乡镇,建立起一体化的城乡供水网络系统,基本实现城乡联网供水,奋力谱写新时代山阳水利事业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