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 > 经济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近日,《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正式印发,规划提出:

  规划范围:西安市行政辖区+西咸新区,规划面积10745平方公里。

  发展目标:到2021年,西安城市竞争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位显著提升,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日益增强,“大西安”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市集聚力、辐射力、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建成。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实现跃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3万元左右。

  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各功能板块发展定位进一步明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

  创新活力明显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

  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全面建成,“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地位明显提升,进出口总值达到600亿美元,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亿美元以上。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屏障进一步强化,治污减霾强力推进,渭河干流消灭劣Ⅴ类水体,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制度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率先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章 提升区域发展承载能力

  坚持绿色发展与特色保护相结合的城市发展理念,秉承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形态、现代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在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总体格局下,进一步优化城镇格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建设华夏人文之都、美丽山水之城,打造“魅力古城,品质西安”。

  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多组团”发展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以山为屏、以水为脉、以塬为靠、以绿为基、以文为魂”,大力优化超大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形成大西安“三轴两带多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打下坚实城市本底。

  三轴:南北方向贯穿大西安的古都文化传承轴、科技创新轴、国际开放轴。

  两带:东西横向上的秦岭生态带、渭河生态带。

  多中心:以西安中心城区为主体,以文化旅游、现代服务功能为主,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未来西安城市形象的核心区;

  以沣东新城科技统筹板块和沣西新城中心商贸服务区、国际文化中心为核心,打造以现代商贸、高新技术为主的新中心;

  以浐灞生态区欧亚经济论坛、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港务区国际陆港、西安体育中心为中心,打造生态型现代服务东部新中心。

  多组团:东部新城、高新科学城等10大新城,纺织城创意片区、军民融合创新谷片区等10大片区,以及50个左右特色小镇、50个左右各类综合体。

  建设国际水准中心城区。尊重历史文脉、紧扣时代要求,凸显山水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重点建设大西安都市核心区,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合理控制中心城区规模,按国际化大都市标准建设中心城区。实施中心城区转型发展计划和古城复兴计划,弱化城墙内行政功能,强化文化、旅游、金融、娱乐功能。加快推进幸福路、纺织城、大兴新区、土门、徐家湾、雁南、东关等城市片区改造,打造集商贸、文化、旅游、居住为一体的城市片区改造新亮点,塑造现代时尚与历史人文相融合的古都新风貌。

  建设西咸新区新中心。以建设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为目标,围绕创新发展方式,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人才集中、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统筹科技资源,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努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大西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带动大西安向西开放的新高地、引领大西安乃至全国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生态田园新城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到2021年,西咸新区城市人口116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达到272平方公里。

  建设渭北新城。按照省市共建大西安和打造关中城市群核心区的目标,遵循“产业高端、资源集约、绿色环保”开发理念,实施“各组团引领、大项目支撑、规模化配套、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战略,坚持完善城市功能与发展重点产业并重,打造阎良产城融合示范区。重点发展汽车、航空、轨道交通、能源装备、新材料、通用专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和旅游、文化、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将渭北新城建设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善、交通便捷、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与中心城区和富阎板块(含富平、阎良、三原及高陵、临潼部分区域)互联互通、功能互补的现代新城。

  建设现代化副中心城市。提高阎良、临潼、鄠邑3个副中心城市规划等级和水平,明晰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建设规模,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在3个副中心规划布局一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项目,大幅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推进配套新型社区、商业综合体建设,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功能的疏解和产业转移,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功能完善城市组团。充分发挥周至、蓝田、高陵、常宁、洪庆等5个城市组团的特色优势,形成“包围城市、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组团共进”的产业体系。以调整优化城市服务设施布局为手段,完善城市组团功能,提升5个城市组团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集聚能力,突出区域特色,引导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产业发达、生态优美的城市组团。

  建设特色突出的小城镇。按照“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政府主导,分级分类,有序推进”的原则,实施专业镇街品牌提升计划,充分挖掘重点镇的自然环境、历史文脉、民俗民风等特点,科学确定重点镇的主体功能、主导产业、特色风貌,规划建设60个特色小城镇,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和承载力,以优美环境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引导城区人口向特色小城镇合理流动。大力推广PPP模式,不断探索完善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镇建设的机制。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积极推动远郊县域发展。给予区县充分的发展自主权,实施一区(县)一主业、一区(县)一特色。到2021年,7个远郊区县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达到3000亿元。支持区县建设特色园区,积极承接城区产业转移,加快打造一批区县特色服务业聚集区,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县域经济板块。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和随迁家属、城中村和棚户区人口为重点,全面放开副中心城市、城市组团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居住落户。

  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积极推进西咸新区、高陵、阎良等国家级、省级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工作。在产业特色化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及成本分担机制、土地流转、投融资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西安新型城镇化引领示范区。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积极申请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和区域综合改造、人防工程、地铁建设、城市线网落地等工程,建设约22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完善智慧西安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信息枢纽功能,加强与周边城市和“一带一路”国家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合作,加快阿里巴巴中国智能骨干网西北核心节点、西部总部等项目建设和西咸新区国家级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构建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布局国家级、区域级、都市级等三级综合枢纽,铁路、公路、航空、城市交通等四张交通网络,综合交通云计算、综合交通协同管理、综合交通结算支付、公众信息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等五个服务平台,形成“345”立体综合交通发展体系。

  建设三级综合枢纽。以“面向全国、辐射国际”为目标布局国家级枢纽,构建丝路大通道,提升立体交通国际开放度。国家级客运枢纽包括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站、西安北站;国家级综合货运枢纽包括国际港务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以“面向全省、连接周边”为目标布局区域级枢纽,完善西安城东、航天城等区域级客运枢纽,新丰、引镇等区域级货运枢纽,提升对全省和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以“面向都市、服务组团”为目标布局都市级枢纽,提高内部交通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打造区域铁路运输中心。在郑西、西宝、西成、大西4条高铁线路基础上,加快银西、包西、西武、西合、西渝、西海高铁和关中环线城际铁路建设,打造辐射关中城市群、陕甘宁革命老区、呼包银榆经济区,连接成渝、北部湾、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米”字形高铁大通道。到2021年,高铁线路达到8条,形成1小时到达关中城市群、3小时到达周边城市群、4至6小时到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出行格局。

  建设公路路网重要枢纽。在现有以西安绕城高速为核心的放射状路网基础上,扩大覆盖范围,形成环绕大西安都市区的新环线。改扩建高速和国省干线公路,完善高等级公路网,实施西安外环高速(南段)、鄠邑周至高速、西汉高速(河池寨至涝峪口段)和西禹高速(西安段)及兵马俑专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国道210、211、312、344一级公路改建项目,续建国道310、108、省道107一级公路改建工程,新改建国省道300公里,实现国省道过境连通。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新改建主要县道300公里,改造乡道500公里,村道完善硬化2000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油路)。

  构建航空开放门户。按照“丝路连通、欧亚加密、美澳直航、货运突破”的原则,按照国际航空中心标准,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加速发展航空货运业务,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中国“孟菲斯”,构建“覆盖国内、通达全球”的空中开放大通道。到2021年,国际客运航线突破75条,全货运航线突破20条,国际通航点突破100个,旅客吞吐量达到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促进空港、陆港“双港”联动,构建内陆开发开放国际门户。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拉长轨道交通线网,以轨道交通布局引领城市组团式发展。开通运营地铁一号线二期、四号线、五号线一期、五号线二期、六号线一期、六号线二期及九号线(临潼线)7个项目,争取《大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年)》尽早获批,力争获批后的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到2021年,地铁运营里程达到243公里以上,基本实现网络化运营。

  图5 大西安轨道交通规划图

  建设市域快速路网。按照“半小时出城、1小时出市”的标准,加快建成西安南三环—鄠邑、东三环—临潼、北三环—阎良快速路。加快凤城八路与太华路立交、秦汉大道与西铜路立交等工程和阿房路、团结路等12个分流道路项目建设,用3年时间集中打通55条断头路,完善西安火车站和纺织城火车站周边路网。规划建设昆明路、朱宏路、北辰大道等一批二环三环绕城快速连接工程。实施三环路快速提升改造项目,优化解决一百多个堵点。全面形成西咸新区“两环六放射”的快速交通廊道、“五纵五横”区内主干道路网、轨道交通与快捷公交组成的公共交通网络。

  搭建智能交通管理平台。打造综合交通五大智能化信息平台。建立综合交通信息智能云计算中心,形成综合交通地理信息“一张图”,构建交通行业通信“一张网”,推行行业信息系统安全认证“一把锁”。建设综合交通支付结算平台,整合城市综合交通一卡通系统,实现跨交通方式间支付结算。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都市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建立自行车道、步道、绿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

  第三章 积极实施新发展战略

  抓住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契机,深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行动,打造具有较强带动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全球性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城市。

  加快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省、市和国家有关部委、军工单位共同推进的军民融合体制创新机制,建立军工资质统一受理机制,聚焦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西安地区的军工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合作。军民融合产业到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3300亿元,军工经济增加值对区域GDP贡献率达到10%以上,民参军企业数量达到500家以上,国防专利转民用数量年均增长20%,军事领域对于民用高技术成果采用率达到60%。

  加快军民融合成果的市场转化与军民融合资源开放共享。围绕西安军工领域优势资源展开创新试点,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等优势军民融合产业。出台军工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建设军民融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选择一批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重大试验设施和科研基础设施,利用西安科技资源大市场进行开放共享试点,按照对外服务量给予资金补贴。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军民两用试点,争取放开民用通航空域,申建西安蓝田通用航空机场,开放临潼窑村、鄠邑等军用机场,实行军民共用。

  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军转民、民融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按照“点面结合、一区多园”的推进方式,开展军民深度融合示范,以配套服务、延伸产业链、军民合作创新研发等为主,推进军用技术的企业配套产业集群和军工科技民用转化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经开区兵器工业基地、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和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更多企业和重大项目聚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以西安航天产业基地为主推动西安军民融合(航天)的航天科技及空间技术、空天无人飞行器的民用化开发,扩展西安工业市场。

  以西安经开区兵器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军民两用装备制造、新一代节能材料等产业。

  以西安高新区电子信息、船舶科技产业园及核技术应用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通信、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水中兵器、舰船动力、民用核技术、核燃料、核电设备等产业。

  以航空基地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为主,围绕3D打印、智能制造、航空新材料等航空新技术方向,加快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培育,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培育一批快速成长的军转民、民进军类“瞪羚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

  支持军民合作共建中试基地、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加快建设陕西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和陕西省高新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推进科技资源统筹改革:加快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抓好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运营平台、西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中国—以色列创新示范园、欧亚创意设计园等承载平台建设,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和国家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丝路创新驿站”联盟,聚集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推动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创业西安”城市品牌,大力开展创业西安行、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培训等活动。做强双创孵化示范平台,稳步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模式,构建“5552”成长格局,不断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全过程孵化服务链条。力争到2021年,建成500个以上各类众创载体,载体总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以上。努力打造高新、曲江、碑林、长安、雁塔、经开等双创主阵地和示范区;支持新城、莲湖、未央、浐灞、港务、航空基地、航天基地、西咸等规划发展新兴特色产业;支持高陵、阎良、鄠邑、周至、蓝田等远郊区县错位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现代商贸等。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三星闪存芯片项目为引领,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封装、电子级硅材料等优势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实施2025先进制造攀登计划,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吸引汇聚全球一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一批新兴产业重点实验室,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支持高新区通过“一带一路”科技园区联盟,积极向外输出成熟的园区开发建设和发展模式,适时在中亚地区建设境外产业园。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建设国家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5531”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和培养国内外顶尖人才50名左右,国家级领军人才300名左右,地方级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同时建立重点工程技术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100个,引进优秀创业团队和创新团队1000个,人才竞争力和人才贡献率居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人才高地。把西安打造成“一带一路”人力资源培养与交流中心、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

  建设教育国际化合作平台。依托丝博会暨西洽会,打造西安与沿线国家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对话平台和项目平台。发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带头作用,支持西安交大与西安高新区合作创办“丝路学院”。加快建设西安文理学院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教育交流研究中心、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第四章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着眼于弥补工业、金融、文化三大产业发展短板,全力推进“三廊一角一通道”建设,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364”产业发展体系。

  优化投资结构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工业投资,建立100亿元工业发展基金,通过参股方式支持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共同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以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入等方式,引导基金向工业领域企业及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投资,确保工业投资年增长率超过10%。建立健全消费维权体制机制,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

  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进西安与全球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到2021年,进出口总值超过600亿美元,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内资达到4000亿元以上,在西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00家以上。

  打造“三廊一角一通道”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以高新区为引领,“高新区+航天基地+沣东新城+沣西新城+大学城+科研院所”等区域为依托的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增长极”;

  以经开区为引领,“经开区+高陵组团+临潼组团+航空基地+富阎板块”等区域为依托的工业大走廊,打造“工业增长极”;

  以曲江新区为引领,“曲江新区+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白鹿原+临潼景区”等区域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大走廊,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

  建设以高新科技金融区为核心—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曲江浐灞文化金融、新金融试验区为支撑的金融“金三角”,打造“金融增长极”。

  建设以“国际港务区+空港新城+浐灞生态区”等区域为依托的对外开放通道,打造“开放增长极”。

  图6 大西安“三廊一角一通道”产业发展格局示意图

  优化开发区产业布局。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属性相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做大做强”的原则,加大西咸新区、“四区一港两基地”和渭北工业区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强化“一区一主业”,适时开展开发区优化整合,使开发区从产业聚集向能级提升转变,形成“定位明确、产业明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开发区产业发展新格局。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分别达到3000家和20000家,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7%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实力大幅增强。到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较2016年翻一番,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成为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新三板等上市挂牌企业的主要群体。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三星项目为引领,构建存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培育壮大电子级多晶硅、大直径单晶炉和硅片制造等配套产业,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芯片产业基地,在下一代新型存储器产业中保持世界领先。

  依托中兴、华为、三星、美光等龙头,推进比亚迪5000万部和中兴2500万部智能终端、西咸新区大数据和云计算、华天电子集团电力电子产业化及其他集成电路等项目建设。

  围绕美林数据、银河数据、大东国际等企业,大力发展面向工业制造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化工医药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打造大西安大数据应用产业体系。

  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西安市互联网自贸区、沣西新城大数据清洗加工基地,打造全国首个第五空间治理示范城市。

  加快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互联网和宽带光纤接入网建设,开发适应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特点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新业务、新应用,推动系统和终端升级换代。到2021年,全市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

  生物医药。重点在生物检测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与生物药、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新的增长点。到2021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

  新材料。主要以高性能材料为重点,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复合、纳米、智能材料。积极推进航空航天、军工领域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以稀有金属、电子信息为主的特种功能材料以及以纳米吸波、碳纤维、陶瓷基等为主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到2021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制定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创建国家“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围绕数字化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3D打印装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推动应用创新。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著名品牌,确立装备制造业国内领先地位。

  航空航天。航空产业方面,围绕航空制造和航空服务,构建涵盖整机制造、发动机研制、零部件加工、航空材料、航空维修与改装、试飞试验保障等完整产业链。航天产业方面,围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高分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推动以航天运载动力、卫星测绘、北斗导航、授时、通信及位置服务为主业的卫星应用产业整体发展。到2021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突破整车控制系统、插电式深度混合动力系统、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和先进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加快推进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千亿陕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基地、兵器集团房车基地、三星环新汽车动力电池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涵盖整车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关键零配件配套、售后服务等完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全国自主品牌重卡汽车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到2021年,全市汽车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其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60%。

  确立先进制造业国内领先地位。实施“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数字化+”四个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通航产业园等15个总投资1123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打造10个以上100亿元龙头企业,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努力实施传统制造业再创新战略,加快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著名品牌,采取“研发+制造+服务”模式,确立装备制造业国内领先地位。

  优化提升4大支柱服务业

  文化产业。提升西安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打造中华文化展示中心,到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联合申遗成功为契机,深入挖掘周、秦、汉、唐文化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打造各展风采的“寻根文化”展示基地。开展“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建档,恢复好、保护好、展示好西安的古遗址、老街区、老宅院、名建筑,让市民“记得住乡愁”。

  ——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互联网+文化”,培育文化产业新形态。以西影集团、曲江影视为引领,构建集影片策划、剧本创作、投资拍摄、后期制作、特效配音于一体的影视制作产业链,打造曲江国家级影视产业示范园区。到2021年,全市文化企业数量突破2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突破500家,比2016年翻一番。

  ——打造西安文化产业品牌。加快整合壮大曲江系列文化品牌,以曲江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要力量,跨区域整合运作一批重大文化产业园区。创建西安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西安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示范基地。5年内全市至少建成挂牌10个国家级或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化大都市水准的文化演艺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和古玩艺术品鉴赏交易中心。策划实施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活动,提升西安文化产业影响力。

  ——实施“文化+”战略。围绕“文化+人脑+电脑”,用更好的文化、创意、技术、模式和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生态、科技、金融、会展深度融合,在全市开展一批文化融合类特色小镇试点,重点培育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农业、文化+互联网、文化+金融等融合项目。推动跨区域资源整合,建设“曲江新区+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白鹿原+临潼景区”等区域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大走廊。

  旅游业。以建设最具东方神韵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突出西安古都历史文化魅力和自然山水特色,实施“大旅游”战略,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加快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到2021年,接待游客突破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7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快推广西安·世界古都、长安·丝路起点、秦岭·世界名山三大品牌,打造皇城区文化商贸、曲江文化旅游、浐灞国际会议与生态度假、临潼秦唐文化与度假、秦岭楼观道文化等十三大旅游集聚区。加快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园(街)区、研学旅游基地和乡村民宿旅游等新型旅游目的地建设。开行“长安号”丝路旅游专列,扩大丝路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依托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打造集航空工业旅游、博物馆群、飞行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航空文化旅游综合体。丰富以《长恨歌》《仿唐乐舞》等为代表的高品质旅游演艺品牌。

  ——健全旅游服务体系。以旅游带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实现餐饮、商贸、娱乐、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完善我市购物、美食、休闲、文化等设施功能,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商家,积极争取在重点商圈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场所或大型免税购物中心,打造中西部商业中心。加快东大街、土门、长乐路、小寨等传统商圈提升改造,做大行政中心、曲江、纺织城、北客站、三桥、大兴新区等新兴商圈建设,推进长安路、唐延路等现代商务聚集区建设。建设一批以“永兴坊”“白鹿仓”“沙河水街”“高陵场畔”为代表的休闲旅游聚集区,建设和改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街区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完备、消费带动明显的特色街区。支持餐饮企业争创名牌,大力扶持清真食品产业,进一步弘扬中华老字号及陕菜品牌。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加快以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优化以西安旅游网为中心的在线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和推动旅游企业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建立市、区(县)、企业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创建旅游创客空间。

  金融业。着眼于补齐金融业短板,全力加快金融“金三角”建设,全面提升金融创新力、集聚力、辐射力,打造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到2021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13%以上,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打造在西部具有影响力和规模效应的民间金融聚集区,打造西部互联网金融示范区。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科技金融、能源金融、文化金融、大数据金融等新兴金融产业,支持我市企业挂牌上市,到2021年,全市上市企业突破1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300家,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0%。

  科技服务业。围绕“一带一城”科技服务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文化科技创业城、交大科技园、沣西云谷双创产业园、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等科技服务业重点聚集区,加快推进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高新区孵化器产业集群及技术转移聚集区、经开区服务外包产业园、西安软件新城软件研发基地、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

  着力发展5大重点服务业

  现代物流。加快提升国际陆港、航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口岸等四大功能区建设,支持和加快出口加工区A区升级为西安经开综合保税区,加快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核心的“两港三园三体系十中心”物流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物流产业集群,打造万亿级商贸产业集群。

  会展业。将西安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形成高端国际会议产业、规模化的自主品牌会展产业、与西安支柱产业相结合的会展产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会展产业相结合的会展产业布局。推进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会展区、临潼高端会议及假日旅游特色会展区、大唐西市文化展览展示区、阎良航空产业会展功能聚集区、沣渭新兴产业及体育综合会展区建设。

  信息服务。积极开展西安—西咸新区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强化在政府服务、城市管理、交通物流、企业管理、民生服务、教育科研等领域应用,推动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和服务,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打造面向日韩、欧美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推动“西安服务”走向世界。到2021年,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00亿元。

  电子商务。建设以西安电子口岸为依托的西安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打造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力推动面向社区服务、都市农业、城市旅游、商贸零售、文化出版、建材家居等领域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西咸新区现代服务贸易企业聚集区建设,打造全国一流、面向民生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2021年,大西安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300亿元。

  健康服务业。建设浐灞丝路健康产业园,推进秦岭北麓健康休闲产业带建设,在渭河两岸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健康小镇,打造西北地区健康服务中心。到2021年,全市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左右。

  促进农产品地理标识和绿色品牌发展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优化生态”为目标,围绕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总体战略,紧紧依托城市在资金、科技、消费、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农业资源,提升“一区、三带、七板块”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开发农产品期货交易新品种,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推进全市镇村网络全覆盖,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提高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游合一”,促进农产品地理标识和绿色品牌发展,做大做强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鄠邑葡萄、灞桥樱桃、蓝田核桃、阎良甜瓜等区域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到2021年,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超过200个,总面积超过60万亩,总产值超过70亿元。

  九大“互联网+”行动计划

  大西安将加快产业业态和模式创新。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西安互联网骨干网的区位优势和网络支撑优势,加快推进九大“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创新能力,催生经济发展新业态。到2021年,基本建立具有西安特色的“互联网+”发展新模式。

  积极引导企业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加快商业模式由B2C(企业到用户)向C2B(用户向企业)创新,支持个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O2O(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交易,激活社会资源,发展分享型经济。

  第五章 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申建“一带一路”改革示范城市,精准对接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着力完善东西互济、内外互融的全方位开放合作体系,形成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对外开放经济走廊。

  深化对内区域合作。实施区域联动发展战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中原、成渝等城市群战略互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加强与国内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的合作,深入落实与兰州、泉州、桂林、酒泉等城市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西安、泉州两地“一带一路”起点城市的交流合作。加快大西安建设,推动西咸、西铜、西渭、西商等一体化发展,以及西康、西汉、西延、西宝等有效融合。充分发挥西安在关中城市群的核心引领作用,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构筑区域互利共赢发展新格局。

  提高招商引资效益。吸引跨国公司及全球行业领先企业投资落户,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跨国公司在西安设立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

  扩大对外投资合作。鼓励开发区及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战略并购国外企业和品牌,拓展“海外西安”发展空间,在全球范围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通过丝博会等活动载体,推进西安制造、西安服务、西安品牌“一体化”走出去,打造跨境产业链。启动建设“中亚·长安产业园”、“尼日利亚·西安产业园”。

  建设陕西自贸试验区核心区。按区域布局划分,西安高新区、经开区等自贸试验区中心片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贸易金融等产业,推进服务贸易体系建设,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高端产业高地和人文交流高地;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会展、电子商务等产业,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中转内陆枢纽港、开放型金融产业创新高地及欧亚贸易和人文交流合作新平台。

  增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快推进国家级欧亚经济综合园区核心区、中亚商贸物流园、中俄丝路创新园等建设。进一步提升欧亚经济论坛的国际影响力,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中国国际通航大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西安领事馆区建设,争取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丝路沿线其他国家在西安设立领事馆、贸易代表处、代办处,推进西安在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设立办事机构。依托欧亚经济论坛,争取上合组织大学中国(西安)校区落户,建设汉诺威国际学校等特色鲜明的国际学校,推动国际间留学培训。

  营造国际化的城市氛围。深化同现有国际友好城市及友好交流城市的交流合作,争取国际友好城市及友好交流城市达到100个左右。吸引和集聚各类国际组织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争取更多国际商会、协会和国际经贸促进机构落户西安。

  提升涉外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医院、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国际化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涉外服务设施。

  第六章 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建成大西安中心城区15分钟文化圈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健全市、区(县)、街(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大西安中心城区15分钟文化圈、乡镇30分钟文化圈。力争到2021年,全市图书(文化)馆达到文化部等级评估三级以上标准。实施杨官寨、汉长安城、秦栎阳城等重点遗址考古调查保护项目,启动三学街、七贤庄、小雁塔等历史文化街(片)区建设,加快护城河、顺城巷改造等城墙保护工程,做好唐代天坛、明秦王墓等特色遗址保护工作,推进古建筑、古村名镇和名人故居保护,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推动智慧型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支持关中民俗博物院等民营博物馆加快发展,年内新增博物馆3至5座。

  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平台

  进一步盘活历史遗产、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积极谋划丝绸之路文化论坛、长安之窗等文化交流平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长安文化综合体,打造“丝路文化驿站”,开拓文化市场。加快“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建设,加强城市主题音乐和流行音乐创作,办好西安国际音乐节。

  积极举办文化交流活动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开展中韩“石榴花之春”文化旅游交流活动,鼓励秦腔、文学陕军、长安画派等文化品牌走出去,积极承办和举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音乐节等文化盛会,鼓励高校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

  第七章 扎实提升改善民生

  新增三级综合医院21所

  实现居民全市范围内就诊“一卡通”。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2021年,新增三级综合医院21所,新增二级综合医院27所,市级医院床位规模平均达到1000张以上,区县医院床位规模平均达到500张以上。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建设“西安渭河生态景观区全民健身园区”。

  到2021年城乡学校互建联合体达到140个

  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实施13年免费教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广“名校+”模式,通过“名校+农校”“名校+薄校”“名校+新校”等多种形式,加快组建城乡教育联合体。到2021年,城乡学校互建联合体达到140个。以提升市属高校水平为目标,加大对西安文理学院的支持力度,增强学院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使其学科门类不断完善,设施设备逐步完备,力争成为颇具实力的“西安大学”。

  提升住房保障水平

  全面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5.4万套(户)。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着力解决城镇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完成73个棚户区改造,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3%以上。

  第八章 建设绿色美丽大西安

  构建林城水韵大格局

  加强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将166公里的环山路打造成生态旅游线路,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加快渭河流域生态修复,对城市水系进行保护、利用、整治、开发及提升,打造西安城市“库、河、湖、池、渠”连通的水系网络体系、防洪安全体系、水生态修复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水景观文化体系,生态修复“八水绕长安”。

  规划布局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有序推进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等建设。每年增绿不少于500万平方米,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花、移步入园。建设杜陵万亩森林工程、公式河生态公园、滈河生态湿地公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位,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森林覆盖率超过48%。

  打造“7×24”小时 全天候综合服务平台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到2021年,“最多跑一次”事项不得低于政务服务事项总数的85%。整合各类非应急服务热线,优化“12345”服务热线功能,打造“7×24”小时全天候综合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商事登记管理模式。并优化行政区划及开发区体制机制。按照“有利于古城保护、有利于历史文化特色彰显、有利于产业协调推进、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适时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不断优化开发区与行政区的管理范围和事权关系,建立开发区与区县“优势互补、融合共享”的新型合作机制。进一步厘清开发区与市级部门、区县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市级统筹协调机制和项目流转补偿机制,推进开发区之间的有序竞争与错位发展,充分释放开发区的能量和活力。


 

  整体推进430个总投资21194亿元重大项目建设

  围绕今后五年大西安规划目标与建设任务,要举全市之力,实施“重大项目支撑计划”,以重大项目的引进、建设、投产(用)推动大西安快速发展。在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实施八大工程,整体推进430个总投资21194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完善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对涉及产业发展、民生福祉等重大项目,优先予以土地保障。

  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的保障,加快构建“贷、投、债、股、信、险、财、租”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优先安排涉及民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的财政支出。

责任编辑: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