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县展示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最美人间四月天,伴随着丝丝凉风从县城出发,顺着平坦的沿黄公路前行约20分钟,就到了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所经之处,都可以感受到乡村振兴建设给海则庙群众带来的干劲和满满幸福感。

  “2018年,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与“三变”改革相结合,带动贫困群众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拓宽依托产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国峰介绍,目前,便民服务中心的沙尧则、西峁、高粱沟三个行政村已成为发展试点村,基本实现脱贫,群众的生活也有了崭新的变化。

  沙尧则:百亩花椒增收入

  “一斤花椒的价钱比一麻袋玉米还要贵,村里组织我们种植花椒,要比种其他的农作物赚钱多,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一件好事。”沙尧则村村民杨买红举着手里的花椒苗说。

  据介绍,沙尧则村以“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借鉴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集体产权制度成功改革的经验,在村内整合土地资源,实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全民入股、入股分红;集体管理、集体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来发展地方特色种植产业。“我们利用现有围河治理的150亩土地进行大红袍花椒种植,并架设上水设施。”沙尧则行政村村支书秦鹏程告诉记者:“围河地块”东临黄河,北靠沿黄观光路,地理位置优越,水源充足,是种植花椒树的理想场地。“全村共有人口122户,其中低保户11户,一般贫困户20余户,平均每户分发20至30株花椒苗进行种植,按照人头、地股进行分红。”村民王美清一边擦汗一边高兴地说,“村里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种植条件,还分发花椒苗,只要收成好,我们离脱贫也就不远了”。

  “此次种植花椒绝不是盲目种植,村里反反复复开了6次会议才研究决定的方案。”秦鹏程说按预期,待花椒树成熟,全年保守产量达9000余斤,产值130余万元,每股分红可达3200余元。根据村集体规划,不久将联合其他村流转土地180亩,扩大花椒种植规模,新增核桃树、葡萄树种植,把花椒农业合作社作为沙尧则村的支柱产业和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长期致富之路。

  西峁村:特色民宿点亮美丽乡村

  西峁村是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的一个美丽乡村,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有传统古村落的神秘和风情。早些年,村里成立了油料合作社,吸引了村里一些贫困户入股,“农忙时大家都去种地,闲时就来合作社帮忙做工。因为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优价廉,销量一直不错,村里的人们也跟着受益。”油料合作社负责人说:“今年村里会继续扩大小杂粮加工厂、油料专业合作社的规模,鼓励贫困参股入股,将种植的粮食收纳回来进行加工出售,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

  乡村民宿为游客打开了一种新的度假模式,也为农民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方式,在扩大合作社规模的同时,便民服务中心全力推广民宿,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结合村内实际,以“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听取多方建议,在整治中,不轻易放过任何一处小景观、小节点的规划建设。使整治后的西峁村,呈现出百亩花海,风情古村……从而真正实现景村一体化,让村民依托村容村貌发展庭院经济,增加收入,摆脱贫困。“随着沿黄公路的开通,来这儿旅游的人日益增多,如今民宿成为人们的新选择,我这儿简单的农家乐显然已经落伍了,今年我计划将农家乐转变为民宿,给游客营造一个更为舒适、宜居的环境。”西峁村农家乐负责人王买国告诉记者。

  高粱沟:大规模花果园让乡村经济活起来

  在高粱沟行政村李家梁自然村,有成百亩的银杏树,正是花开时节。“这上百亩的杏树是2005年退耕还林时种植的,近几年,村里研究发现,此树果实大而核小,酸甜可口,很受人们喜欢。”高粱沟村村支书刘峰说,高粱沟村全面启动“三变”改革,实施“美丽乡村+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模式,以杏树为特色农业品牌着力进行打造,建设采摘生态园,做大做好百亩大银杏合作社。

  据了解,除了打造百亩杏园外,高粱沟村杨庄则自然村通过原有果树种植大户,打造百亩梨园、百亩苹果园,精心培育果业种植大户约20户,合理规划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出让撂荒地150亩。“去年我的梨树园产量高,销量也不错,没有大规模出售,成熟的梨就卖完了。”村民刘海说,今年他继续响应号召,扩大杏树、苹果树的种植规模。

  在此基础上,与电信局达成了海则庙智慧平台协议,平台规划有基层党建、阳光村务、精准扶贫、农技服务、农村电商等核心信息板块,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培育新兴职业农民,辐射带动海则庙全域,将海则庙鹿产品、小杂粮、优质水果等特色农产品推向互联网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良好对接,为传统产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开辟新空间,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树立样板工程。

  三个试点村的成功,是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建设的一个缩影,这种以地方特色为核心,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打开方式”,也为全县努力建设完善特色小镇,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提供有一个有力的样板。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