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县展示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 “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条武镇脱贫攻坚的决心宣言至今仍鲜明地耸立在政府门前的柏油路旁。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该镇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全镇干群齐心协力,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解决掉了脱贫进程中的重重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从而带领百姓共同踏上致富道路。

  发展宽幅梯田推出了百姓的致富坦途

  武镇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就在于修建宽幅梯田,然后因地制宜栽种黄芪、黄芩等适生的中药材,山地核桃、苹果等经济林木以及大棚瓜果蔬菜,提质增效发展附加值更高、科技含量更高、更为多元的新型农业产业。

  2016年,武镇在贫困村元圪塔和冯家墕分别开垦宽幅梯田、建设果园300亩,合力形成600亩标准化山地苹果示范园,开启了两个村脱贫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武镇党委政府推广元圪塔经验,在贫困村秦家畔建设了400亩山地核桃园,在高家焉、秦家畔分别打造了500亩的黄芪种植基地,在窑美沟村平整土地500亩。赶在2018年末,武镇冯家墕和元圪塔宽幅梯田规模将达到3600亩,栽种梨树及山地葡萄600亩。规划配套建设果库1座、高抽3座、水塔3座,宽幅梯田全部实施滴灌,可供3000亩果园灌溉用水。目前,已修整宽幅梯田2400亩,栽种果树1120亩。根据果业专家调研评估,元圪塔山地苹果挂果后每亩收益将达到8000元以上,也就意味着3000亩的果园年收益将达到2400万元。此外,武镇党委政府在谢家沟、窑美沟、房则焉等7各村修建宽幅梯田4000亩,加上原有基础,年底将突破万亩大关。

  完善医疗体系树立了群众的健康保障

  因病返贫,尤其是因患大病而返贫在广大农村是很普遍的现象,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增强农民的保健意识。武镇党委、政府联合镇卫生院为因病致贫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对长期慢性病实施定期巡诊、慢保帮扶;对孤寡、瘫痪、无力就医的农户实行“送医上门”;逢集会、节庆,定期在乡镇卫生院组织宣传活动及常规体检;并在红会医院常年定期开展的义诊活动配合下,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可报销,长病有看护,急病能救助”。

  2017年武镇全镇参加新农合及大病保险6103户22469人,其中镇政府投入10.01万元帮助770 名贫困户参加了新农合和大病保险。2018年,全镇参合6127户,22395人,其中民政代缴405人,区政府代缴1678人。

  狠抓教育投入解决了学生的上学困难

  武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共1479人,除1人因个人原因自主退学,其他1478人全部入学。2016-2018年我镇积极排查困难学生,针对不同情况分类帮助,帮助学前儿童204人次(平均每生每半年1335元)、小学711人次(每生每半年1500元)、初中582人次(每生每半年1655元)、普高62人、中职21人、高职2人、大学98人,扶持资金共计294.83万元。

  强化移民改造改善了贫困户的人居环境

  武镇困难群众住房普遍为土窑结构,年久失修,安全隐患较大。为此该镇党委、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争取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

  一是移民搬迁143户,其中2016移民搬迁73户,2017年移民搬迁70户。二是危房改造410户,其中2014年40户,2015年62户,2016年93户,2017年225户,共补助314.4万元;三是对453户农户实施五净一规范房屋改造,共补助90.6万元;四是投资15.42万元在11个贫困村新修环保厕所45处,所有改造工程已全部投入使用。

  为了有效改善贫困户的人居环境,镇政府申请资金5108万元,新修、维修水泥路88公里,并对10个贫困村实施了32公里砖砸路工程;对10个贫困村新修文化广场10个(平均占地850平方米);新修、维修村卫生室7个;新增、更换40公里电缆,以垫资方式给10户偏远贫困户通电,走完武镇户户通电最后一步。

  精准兜底保障解决了特殊人群的后顾之忧

  武镇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对无法靠自身能力脱贫的贫困户,精准保障符合民政扶持的利益。2016年至2018年累计发放五保金170万元,低保金403万元,各类救助82.5万元,其中2016年对185户201人发放五保金110.55万元,对493户1237人发放低保金285万元,对384人发放临时救助金45万元;2017年对85户93人发放五保金51万元,对142户305人发放低保金85.5万元,对317人发放临时救助37.5万元;2018年对56户63人发放五保金8.5万元,对154户319人发放低保金32.5万元。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