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县展示 >
分享

今天是2022年5月18日,星期三,农历四月十八。

从“灭”到“防”,常态化的核酸检测无疑是目前社会成本最小的防疫方式,也逐渐成为各大城市的防疫标配。

随着新一轮全国新冠核酸检测降价,西安已把混检的价钱“打”到了3.4元/次。可当百姓还在纷纷点赞惠民价时,承担核酸检测的机构却开始“作妖”了:要么不支持混检,要么混检结果就得等24小时,总之部分便民核酸亭,就是不便民做混检。

为何混检不招检测机构“待见”?核酸检测成本几何?检测机构还挣不挣钱?......带着疑问,208坊对核酸检测的西安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无医学资质的普通人竟能充数当“大白”采样员、黑中介能帮检测机构申请政府补贴从而两头挣钱、出了单检的钱却做的是混检......滋生在“核酸检测”这条利益链上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一问:核酸检测企业还能“躺赚”吗?

西安从最初的单检160元/次,到80元、60元一路降至目前的混检3.4元/次,降97.88%,核酸检测似乎已到了“地板价”。那么问题来了:国家为何一次次调低限价?检测机构还有利润吗?

先来算一笔账:以西安市最近的一次疫情防控为例。依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从今年4月2日至19日,西安共组织17轮区域核酸检测,累计检测1.19亿人次。以当时混检每人次8元算,折合费用约9.52亿元。

对比一组数据:若是以目前混检每人次3.4元来算,则可省下近5.5亿元!这仅仅是单价相差4.6元来算;若是以此前单检每人次80元来算,则要高出85.68亿元!

大规模开展全员核酸,考验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更是巨额的财政开支能力。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西安市投入疫情防控资金达38.66亿元;2021年,西安全年投入疫情防控资金28.21亿元。

这意味着,在经济总盘子不变的情况下,核酸支出的费用会挤占政府其他开支,让各地政府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核酸行业的投资乘数低,是经济体系中长期流血的伤口,这笔钱若用于其他正常产业,都会带来更大的效益增长。所以,核酸检测的降本提效是必走之路。

那么核酸检测的成本还能再降吗?据业内人士反映,目前陕西混检价已趋近于成本价,薄利多销应是核酸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毕竟各地核酸检测常态化后,以西安1300万的人口来算,如果放宽到72小时核酸,也就是三天做一次,那每人每月需要做十次,一年也有53亿元左右的大市场。

可此前在核酸检测市场中尝过甜头的企业却远远不满足于此。要知道,2020年,依靠核酸检测“业绩”,金域医学实现营收82.44亿,同比增长56.5%;之江生物营业总收入超20亿元,利润总额为11多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692.72%;同期获批上市的圣湘生物全年收入增长了12倍,营业总收入超过47亿元,利润总额约30亿元。如此暴利,背后也是满满的生意经。

浪潮过后,当成本逐渐走入平稳可控的趋势,另一条隐秘而千丝万缕的利益链条开始浮现。据西安凯普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的商务代理人透露,通过一些隐秘的方式,仍有“油水”。

有第三方招标公司表示,可以做到先于招标网站提供招标信息,任意选择政府机构进行合作,并表示可以尽可能减少核酸检测企业的耗材成本,“我们可以做到政府来承担80%的成本补助”。

更有个别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单检为名,走混检之实,套取核酸检测经费。“收单检的钱,按混检来做,反正都能出结果。”

把核酸当“生意”,走偏门视为“财富密码”。借疫情发财的算盘,也该浇一盆凉水了。从今年接连被曝出的超能力承揽检测、超时出具报告、甚至出具多份“假阳性”报告,都在昭示着,这个行业在迅速崛起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管理。

哪些企业“两头赚”?是否存在违规套取资金的行为?单检混检能否混为一谈?等问题亟待真相。从无序到有序,也亟待相关部门严查严管!莫等到一地鸡毛时,才匆忙开始收拾烂摊子。

二问:核酸采样的“大白”靠谱吗?

根据全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平台数据,截至2022年5月11日,全国共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15.3万名技术人员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每日近5700万管。

强大的核酸检测能力背后,是对核酸检测员的火爆需求。坊妹注意到,北京、上海、河南等地均开启了该职业的广泛招募与培训,部分招聘日薪高达千元。与此同时,关于核酸采样员的乱象也时有发生。

“我就想知道现在的采样员都是专业的吗?嗓子里胡乱画圈,跟之前做的以及科普说的都不一样,糊弄事吧!这采样能算数?”不少市民表示,一些核酸采样员明显感觉业务生疏,采样不标准,对于采样员的身份存疑。

在招聘网站上,坊妹发现西安许多急招核酸采样员的招聘信息。在招聘要求一栏中显示“有采样经验,医药相关专业”同时注明“无经验可以培训”的字样。当坊妹问及,无医学类相关专业,也并无医学、生物类从业资格证书,但愿意尝试学习时能否应聘,对方表示“可以先培训”。至于培训多久,得到的回答是“很快,一个小时可能就好了。”

5月13日全市举行再一次全民核酸的前一天,坊妹接到一位第三方代理人的核酸检测邀约,邀请记者进行13日西安市空港新城的核酸采样,记者表示“非医学专业,可以过去吗?”对方也回应“会做采样吗?会就行”。

核酸采样员是否能按标准完成正规采样,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如此充数的“大白”真的能如医学专业的人员一样准确完成任务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而找个啥也不懂的小白做“大白”,并非是存在医学专业人员缺口,如此无序、无应征底线的征召,无非是为了极大可能的降低人工成本。

在招聘网站上,拥有医药相关专业背景的“专业核酸采样员”薪酬平均为5000-7000元左右。而从第三方代理人投出的招聘信息中可以看出,无医学专业背景的临时采样员只需要2000元上下,且按次/周结薪。

核酸检测是疫情预警的第一道防线。检测人员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民“阴阳”,一个不够专业、不够谨慎的操作案例都有可能点燃市民对检测结果的恐慌。任何核酸企业不适当地扇动一下翅膀,都会在这个千万人城市里引发一场“绿码”还是“黄码”的情绪风暴。

牟利的冲动,虽说是任何行业都有的原始基因,但并不适用于当下的核酸检测。当全国人民都在为这场灾难买单的时候,部分企业独享灾难性红利,为了在这条具有可谋空间的利益链条中攫取更多的甜头,许多本不该被舍弃的,舍掉了;本应拉紧的红线,放松了。

疫情防控走入第三年,核酸企业赚足了“快钱”。可应该受到的诘问,也绝不能轻易被躲过。谁为这些企业利润设置了如此大的空间?无序疯长的黑色利益链该由谁来斩断?谁来买单?这笔账,该好好算算了。

三问:专业做核酸检测的机构24小时才能出混检结果正常吗?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议提出,要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旨在及时发现疫情、及时阻断传播链,以期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冲击、尽可能实现“防疫情VS稳增长”的均衡。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将和核酸检测“捆绑”。而面对48小时或者72小时的“保质期”,要求高频次的核酸检测,对于西安这样千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就得建设大量的采样点,抽调大量的采样人员。

那么,什么样资质的机构能承担采样点的重任?采样点的检测能力与效率有何要求?日常监管体系是否确立?有无退出体系?大批的采样人员该由谁来培养?谁来核查?

目前,遍布在西安地铁口、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核酸检测亭是由天博检验承担。此前经媒体曝光过不支持混检,通报后该机构并未收敛多少,而是变相拖延混检结果至24小时,逼定刚需“客户”选择利润更高的单检。

对于技术门槛并不高的核酸检测来说,单检、混检只是商家成本与利润比的变化,而并不影响任何检测流程、时效与准确性。“便民”的核酸亭闹了这么一出,是自行“加码”了便民政策,还是贪婪地资本甚至都懒得遮遮掩掩了?细思极恐的是,未来核酸常态化后,是否又会出现“加急两小时出报告”、VIP上门服务等“升级”体验。

坊妹走访多家正规医院发现,多数医院的核酸检测结果无论是单检还是混检均为6-8小时出,而缘何便民的核算亭要12-24个小时?难道专业做检测的机构比不过综合医院临时抽调的一个部门?还是说便民,仅仅只是点位布局的便民,不包含服务时效的便民?如果核酸检测机构不能及时出报告,民众又如何把握核酸检测的时间?而频频使用代理招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其采样员是否具备资质?采样是否准确?

面对如此效率及管理不严的核酸便民亭,是否有资质继续承担日后常态化的便民核酸检测任务值得考量。未来,如何规避已通报的核酸结果造假、送检不及时、甚至检测机构负责人涉嫌引起疫情传播被警方立案侦查等乱象,也是有关部门该前置堵住的漏洞。

疯狂的核酸,有人日捅一次,有人日进斗金。企业经营图谋利益本无可厚非,但唯利是图就十分可耻了。资本和利益,只会让疫情的危害更严重。如果把防疫抗疫做成了各种生意,那么,毁三观刷下限的咄咄怪事就会没完没了。

当然,硬币的另一面则映照着并不对等的反差。在核酸企业琢磨如何牟利的背后,是一线医务人员为数不多的补贴,以及超常工作状态下的不断适应直至成为“习惯”。有基层工作者表示,从去年12月那轮疫情以来,至今未休过假。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每逢到了全民核酸日,凌晨四点起床准备配合工作已成常事。

一面是企业踩着红线不断谋求更多的利润,一面是大量基层工作者辛勤的投入与付出,除了体其辛苦,是否还有更实在的补贴?不能让投机者疯狂敛财,实干者流汗又流泪。

相比于疫情暴发初期城市的“静止”,市民更愿意接受常态化核酸检测下的如常生活。核酸企业终须明白,疫情不会永久停留,非常时期终将画下句点。把核酸经济当做牟利的“救命稻草”显然已经走偏了,这一条由核酸经济带起的利益链条,驱动着一驾没有牌照的列车,迟早会有翻车的一天。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但同样,风停了,猪也会被摔得很惨!核酸检测,不是,也绝不能是一门暴利的生意,妄想借此大发横财的企业,恐怕会重蹈那些口罩生产商们从暴富到血亏的命运。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