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惠农学堂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 大多数人会以为,蜜蜂的主要作用是为人类提供蜂蜜、蜂王浆、蜂胶等蜂产品,但蜜蜂通过授粉对农业的提质增产作用却为人们所忽视。实际上,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创造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蜂产品本身价值的百倍以上。然而,近年来因为环境的变化、化学杀虫剂的使用等,使得蜜蜂的生存状况堪忧。专家提醒,农药的不当使用会严重危及蜜蜂,防病治虫一定要注意保护蜜蜂,尽量不要在花期用药。

  蜜蜂对农作物提质增产可以起到多大作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处调研员王建强介绍说,蜜蜂对农作物进行异花授粉,既能提高授粉植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还能增强授粉植物种子的生命力、抵抗不良环境及病虫害的抗逆能力,从而起到增产和提高品质的目的。“利用蜜蜂授粉,能显著减少化学激素的使用,降低农产品特别是番茄、樱桃等果品中化学激素的残留。此外,蜜蜂授粉对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巨大。当前全球已知的16万种由昆虫授粉的显花植物中,其中85%以上依靠蜜蜂授粉。保护和利用蜜蜂授粉,对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都有显著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生产中一些农药品种对蜜蜂有较大风险。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张礼生向记者介绍说,大量研究表明,烟碱类农药、阿维菌素等农药对蜜蜂具有非常高的毒性。2006年,北美洲大量的蜜蜂消失不见,随后2007年在南美洲、欧洲,30%的蜜蜂种群突然消失,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被称为“蜜蜂蜂群崩溃综合症”(CCD),分析其原因后归结为大量使用了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施用后,或是因蜜蜂采集蜜露和花粉而接触农药,或通过尘埃和露水使蜜蜂间接接触农药,使蜜蜂的神经系统或代谢紊乱,继而改变了其行为,使其找不回蜂巢,普遍认为烟碱类杀虫剂是导致蜜蜂CCD的罪魁祸首。

  “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都明确禁止使用烟碱类化学农药,或者要求在蜜蜂授粉期间,禁止使用上述农药。”张礼生说,2015年,美国公布了《保护蜜蜂及其他传粉生物的国家战略》,核心是禁用一些农药,实施优惠的保护蜜蜂政策,限用一批化学农药。2013年5月,欧盟为了保护蜜蜂安全,禁止使用3种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吡虫啉和噻虫嗪),同年7月,欧盟又通过提案,在欧洲限用氟虫腈类农药以保护蜜蜂。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总农艺师姜辉告诉记者,我国已经禁用了对水生生物和蜜蜂毒性大的氟虫腈在农作物上喷雾使用,只允许将其用于拌种和卫生杀虫,目前也正在就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影响开展跟踪监测和风险再评价工作。大多数化学杀虫剂或多或少对蜜蜂都有危害,但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基本理念是高毒不一定高风险,低毒不一定低风险,只要找到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这个农药就能用,关键是要加强农药的合理使用。

  姜辉建议,要对种植者加强宣传,避开花期用药,尤其是南方的油菜花、果树等粉源和蜜源植物。病虫害防治用药要有保护蜜蜂的意识,在蜂产业集中的产区和作物区,要有效协调农民用药和蜜蜂授粉的关系,尽量不在蜜蜂采蜜时用药,或用药后要及时通知周围蜂农。

  张礼生认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对蜜蜂形成严重威胁的,还是乱用药、滥用药。一是使用的农药品种不对,如吡虫啉、噻虫胺等新烟碱类农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残留等优点,各地用其防治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稻象甲、稻负泥虫、潜叶蛾等,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蔬菜、甜菜、果树等作物广泛使用。但农民不了解这类农药对蜜蜂具有很高的毒性,使用这类农药严重威胁蜜蜂安全。二是施用农药的时期不对,在蜜蜂授粉期,应该少用或者不用化学杀虫剂类农药。

  针对这种情况,张礼生建议,要大力宣传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增收效果,普及应用技术,充分发挥示范基地作用,要提醒广大种植户,使用化学农药要选择对蜜蜂安全的农药,在蜜蜂授粉期不打农药,要按照农药推荐的剂量、时间进行使用,在防控病虫害的同时兼顾蜜蜂保护。

责任编辑: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