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 >
分享

  10月10日,西安市召开了全市教育大会,会议印发了《中共西安市委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 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和《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今天(10月11日),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就意见和提升计划作了详细解读。对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西安将开创性地推出诸多新举措,如下放自主招聘权、职称评审权等权力,为教育强市目标的实现注入强劲动力。

  下放四项权力

  下放自主招聘权。教育部门和市级“名校+”联合体内的“名校”可在编制部门核准的总量内,自主确定招聘计划,自主制定招聘方案,自主组织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招聘,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发展需求。

  下放面试组织权。将区县教师招聘面试工作下沉至区县,并在市级“名校+”联合体内确定5—10所学校开展“先面试、后笔试”试点,提高学校选才用才的精准度。

  下放职称评审权。将初级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各中小学、幼儿园,将中级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市级“名校+”联合体内的“名校”,让用人单位自主评价教师。

  下放绩效工资分配权。在绩效工资总量内,赋予教育部门自主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的权限,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导向。

  鼓励中小幼搞活绩效工资 重点向优秀教师倾斜

  提升引才能力。在每年大规模组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基础上,灵活组织全国巡回招聘、校园直招、公费师范生招聘、D类人才直聘、急需紧缺人才招聘,形成和完善“1+5”的教育人才招聘机制。

  提升用才能力。按照《西安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动态调整办法》,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岗位管理的自主权,做到“自主制定岗位设置方案、自主确定岗位设置方案变更、自主确定岗位类别和比例、自主确定岗位标准、自主确定专业技术人员主辅系列岗位和最高等级、自主确定聘用人员”。

  提升留才能力。支持中小学、幼儿园继续搞活绩效工资“二次分配”,重点向一线教师和骨干教师倾斜,让优秀教师能够舒心生活、专心育人。

  到2020年,中小幼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提高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综合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在全省标准基础上,再增加10%以内的动态调整比例。

  提高基层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在岗位设置聘用、职称评审方面对由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流动的教师给予倾斜;在审核绩效工资总量时,对涉及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学校予以倾斜和提高。

  提高薪酬待遇水平。从2019年起,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照当地公务员目标考核奖,同步同幅调整绩效工资增量。全市在2020年,实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优先保障义务段教师编制

  不折不扣落实教育核编标准。2014年,中央编办重新调整了教育编制标准,将农村、县镇中小学编制核定比例提高到城市中小学水平。西安将严格落实中省关于中小学核编的有关要求,全面实行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同时,充分考虑目前农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和教学点的特殊因素,结合师生比、班师比、点师比等,核定此类教师编制,相对提高标准,确保农村学校师资力量。

  统筹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资源,实行动态管理。会同教育等部门,适时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进行重新核定,并及时对新扩建学校进行核编。根据全市生源变化情况,在2014年、2017年对全市教育编制进行统筹调剂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区县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编制调剂力度,实行余缺互补、动态管理。

  创新编制管理,保障教育用编。将通过“撤并”、“整合”、“收回空编”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精简收回部分事业编制;在市级公立医院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备案制”改革范围;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补足配齐学校后勤服务、安保人员;加强与省上沟通,争取在全省范围内为西安市跨区域调剂教育编制。同时,在市、区县两级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通过改革创新,释放出更多的事业编制,并采取系统内部调剂、跨行业调剂、跨区域调剂等方式注入周转池,优先保障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用编。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