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农人风采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从古到今,柳编一直是生产生活的主要日常用品。上世纪70至80年代,柳编逐渐兴起, 经过创新设计和精心编织,柳编实现了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转变,成为当时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我的故乡靖边地处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为了防风固沙,当地栽植了成片成片的沙柳。沙柳的嫩条柔软光洁,粗细均匀、色泽淡雅,是编织柳编制品的上好材料。当时社队基本没有什么企业,唯一的企业就是环保无污染的柳编厂。说是个厂子,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工棚。柳编厂的编工一般都是村里年纪较小、心灵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妇。她们坐成一排说说笑笑,手指轻巧,动作娴熟,如织毛衣般从容,如弹钢琴般优美。一根根沙柳条在她们手中可以编织出种类繁多、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生活用品和实用工艺品,生活用品如箩筐、筛子、背篓、菜篮、柳盘等,实用工艺品如花篮、果篮、吊篮等。后来,集体经济解散,柳编便成了许多家庭的副业。

  由于是出口外销,所以对柳编制品工艺要求十分细致考究。柳条必须要光滑均匀,修长无结疤,去皮晾干后,泡制成洁白如玉的细柔条料,编制时勒编紧密,条缕均匀,所编制品造型别致,线条优美。完成后还要将内壁和口沿修割平整,做到完美无缺。如家居的果篮、花篮等物,有时用染过色的高粱皮缠边,织出十字形或三角形几何花纹,十分美观。如果是吊篮,还要缀上用玉米棒外皮编织的吊环,环环紧扣,简洁大方。即使食篮、筐等粗料,有时用带皮青柳条与剥皮白条相穿插,编成立体纹样,也很美观。一个熟练的编工一天可以编织3到5个篮子。靖边柳编以柳条色白质柔和它特有的原材料、特定的编织技法,构成了独有的风格,技术附加值和艺术附加值显著增高,其时尚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编织技艺远远超出了传统编织工艺,在当时的国际市场很受青睐,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柳编是当时许多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我的姑姑、姨姨当年都是柳编的好手。姑姑用柳编赚来的钱为自己准备了结婚用的脸盆、镜子、枕套、枕巾、床单、暖壶、布料等随嫁用品,很是惹来了村里姑娘们的羡慕。三姨出嫁时家里一贫如洗,但她并没有气馁,她白天干农活,晚上坚持柳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正是这样辛勤的劳作,才使他们一家度过艰难困苦的日子,光景一天天好起来。

  采割沙柳条是补贴家用又一重要来源。那时候,大人们忙于劳动挣工分,割柳条自然就成了孩子们必干的活儿。孩子们每天放学回家除了给牲畜打草就是割柳条了。当然柳条也不是放开任你割的,因为柳编用的条子必须是两年生的韧性较好的枝条,如果无节制地割,会导致沙柳死亡。所以,有些沙柳地块是开放的,有些是不允许的。孩子们用镰刀将沙柳条一根根割下来,打成捆背回家,然后再一根根去掉皮,放在院子里阴干。由于割柳条的人多,所以近处是没有柳条可割的,割一捆儿条子往往要跑到二三里路之外,背回来肩膀都勒肿了。一次,大哥发现了一个地方条子又多又好,越割越多,竟然忘记了回家。六月的天气像孩子的脸,不知不觉中阴云密布,大雨倾盆,大哥只好匆忙背上条子回家。本来条子又多又重,再加之湿透了水,所以背起来步履蹒跚举步维艰。快回村子时又赶上发浑水,大哥本想将所割的条子丢弃,可心想到这是自己大半天的劳动成果,还是鼓足勇气、淌着浑水、历尽艰辛将条子背回了家。后来母亲每说起此事都深感内疚和悔恨,说她那是真傻,真不该让孩子冒着风险去割条子。为了鼓励孩子们多割条子,大人给的政策是谁割的条子多得到的奖励就多,所以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所得的钱除了补贴家用外,还顺便给孩子买一些学习用具。俗语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兄妹都从小养成了自强自立的性格,每年的学习用具,过“六一”时穿的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都是靠卖柳条所得。

  那时候,每到集日,小镇市场上便站满了卖条子的毛驴车。一车条子,也就三五百斤,每斤优等品条子可卖两毛多钱。一车条子可卖大几十到一百元,在当时的农村家庭来说,确实是一项不错的收入。

  小镇的东头是外贸公司的收购站。每遇集日,院子里会停满满载柳编制品的车子。收购人员根据产品质量,将柳编制品分为若干等级收购。次等品会被收购站退回,带回家里自己使用。每个从收购站出来的人,脸上都会油然而生一种自信和喜悦。

  柳编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由于平时农忙,柳编大多在秋冬农闲时间。而且编织前必须用清水将条子泡醒,使其柔软而有韧性。长时间一个坐姿,重复同样的动作,一天下来会使人感到腰酸背痛,一些人因此得了腰椎颈椎病。由于天气阴冷,成天接触潮湿的条子,许多人的手上裂开了口子,还有一些人得上了严重的关节炎。我的三姨由于年轻时没明没夜的干活,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手指严重变形,整天疼痛难忍,在痛苦中煎熬。

  而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已不再靠柳编增加收入,国家也不再靠柳编出口创汇,但是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柳编已成为整整一代人永远的记忆。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