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农人风采 >
分享


  经过道道工序编织出的芦席。

  西部新农人网讯;曾经叫户县,如今为西安市鄠邑区。往前数半个多世纪,该区的谷子硙村是远近闻名的“席”村。几百亩芦苇地,全村人就地取材,以芦苇秆(苇子)编席为生,走不出户县就售空了。席的出现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如今“席地而坐”的成语还在,岁月依旧,可生活用品早改天换地。芦席丰富的用途已被陆续取代,成为市级非遗的编织技艺仍留在老艺人手中,它的未来又会怎样呢?

  鲍恒武是谷子硙村芦席编织的第三代传人。祖父、父亲、再到他,这种传承是谷子硙村各户世代编席技艺相传的一个缩影。曾经,村里近70%的人都在编席。它透气防潮的特性让农民离不开它,铺炕、存粮、看菜……没有红地毯的年代,婚礼都离不开席。土炕被席梦思替代,地毯等替代品出现,户县钟楼那条专门卖席的街道也消失不见。酷暑的今夏,62岁的鲍恒武仍备着苇子,闲暇编芦席,他放不下跟随了半个世纪的手艺,成品却只能送送人。成为非遗项目后,他期盼编席技艺能在创新中打开新的生存空间。

  13岁学艺见证过芦席“辉煌”

  1968年,只有13岁的鲍恒武跟着父亲学起了编席。“每年11月收芦苇秆,这个习惯几十年都没变。”他回忆起谷子硙村的人,除了种地就是编席。村里男人编席,女人织布。17岁初中毕业后,他到生产队编席组,20岁成为技术骨干,一直忙碌到了40多岁。

  芦席的用途当时有多广泛,村里50岁以上的人更有体会。它结实透气,农村家家户户的土炕上,都要铺一层芦席隔潮散热。它可以用来搭菜棚,再多费一些功夫编成席桶用来存储粮食。村里人结婚要用多张席,接新娘子的马车顶上、脚下要铺席,新娘回家脚不沾地的习俗,也需要新席子落脚。“根据尺寸分为七五席、六五席两种尺寸。”鲍恒武回忆起当时的红火场面,晚上村里都是编席的声响。纯手工编席耗时长,一人两天才能编一张席。“当时全村每天能出200张席,根本不够卖。”

  芦席当时是乡村必备的“奢侈品”。工人月薪二三十元的年代,一张席的价格是8元钱。这样的好营生让村民们不愿从事其他工作,有招工去了工厂上班的,宁愿放弃别人眼中的好工作,回到村里继续编席为生。那时户县最繁华的钟楼四条大街上,专门有一条街是卖席子的。在鲍恒武家墙上,一张黑白照片记录了当时场面,芦席“专卖街”上人满席多。“那时候根本编不过来,走不出户县就卖完了。”他说一般单日子在户县钟楼大街出摊,双日子就到大王镇出摊。因为有编席手艺,谷子硙村的小伙子找媳妇都很容易。

  鲍恒武感受了几十年芦席的辉煌岁月。“从我有记忆的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八九十年代,村里人都忙着编席。到2000年左右就彻底歇了。”

  芦席用途需要变化创新

  不知不觉中,席梦思代替了土炕、婚车以汽车取代了马车、大棚用塑料布换掉了席、贮存粮食不再用席桶,如今芦席只剩下了凉席的功能。可鲍恒武一直放不下编席。

  在他家的院落一角,2米多高晒干的芦苇秆成堆倚墙。“制作芦席第一步就是每年11月,将长好的芦苇秆收来晒干备着。”鲍恒武和发小一起演示了制作的全过程。两人将淡褐色的芦苇秆放倒,一根根抽出来,穿入竹子制成的搠子里。它是圆筒形的自制工具,上下两端分别是三孔和四孔。根据粗细需要将芦苇秆破成三瓣或四瓣。这一步的关键是手劲的轻重缓急,操作不好芦苇秆就会断掉。

  第三步用两片木头制成的羽刮工具,顺势刮去芦苇条上的一层皮。芦苇条摆放整齐,喷水后用苇碡从上面碾压。“一半要碾压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鲍恒武说这样芦苇秆彻底扁平,就可以进行第五步的编织了。现将几根芦苇条摆成十字形,从中间逐渐加条编织,四个方向轮流进行。最后再用工具收尾,芦席就完成了。

  技艺仍在,可村里家家户户编席的岁月翻篇了。年轻人都热衷于外出打工。200元一张的芦席如今却无人问津。村里几百亩的芦苇地,只剩下了两亩,主要用途还是为了卖粽叶。可鲍恒武闲暇时仍会编席,这种习惯从未离开。

  他整理资料,也培养了多名徒弟,但是他们都没有编席了。当他得知台湾等地将传统编席技能进行了创新,用不同材质加上色彩,开发出诸多新的用品,比如垫子、挂饰等家居装饰物销路很好。他也动了这个念头,觉得思维应该改变,传统技艺需要一条新出路。他说:“我们这代人年纪大了,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技艺的未来,让编席技艺能够顺应时代的方向。”

  相关链接

  一张“席”的前世今生

  屋里铺席的习惯陪伴了中国很多个朝代,今天的日本、韩国依然保持着席地而坐的习惯。据说席的诞生从石器时代开始,当时就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从铺在地面上到铺在床上,衍生出“席位”等象征位次地位的词语。包含芦席在内的各种材料的席,曾经和老百姓的生活形影不离。

  记者获悉,从奴隶社会后期开始,人们的坐具就分为“筵”和“席”两种,“筵”也是以蒲草或芦苇秆(苇子)编织。其中,铺在下面的席子称为“筵”,铺在上面的席子称为“席”。之后“筵席”从实用的铺设器具衍生出了“餐食”的意思,并生发出“酒席”、“酒筵”等词也由此诞生。

  尤其在唐宋以前,桌椅之类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只有矮小的几案一类。因此,古人谈话、写作、进食等都是就地而坐。所以要在地上铺设席子,“席地而坐”的成语就从这里而来。当时铺在地上的席子,可以显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因为古人十分注重礼仪,从天子、诸侯、士大夫及老百姓都有铺席的严格规定。位置也成为另一番讲究。

  一般说来,宴请宾客或家庭就餐,要在铺好的席子上放置几案。按照地位与身份的不同,所铺席子的数量也不同。从而又根据位置不同衍生出不同的词语。比如“主席”,按当初的意思只是“席子上的主要座位”,近现代成了一个职位。“席位”,按当初的意思也只是“席子上的一个位置”,近现代成了团体或集会中的一个位置。还有如“出席”、“列席”、“入席”、“退席”、“缺席”等,这些词语都来源于席,虽然和本意已有出入,但如今却成为生活中的常用词语。

  随着桌椅传入中国以来,“席”更多地承担了卧具的功能。到了现代,席的种类越来越多,也主要是夏季纳凉使用。除了芦席、草席,还有藤席、竹席、牛皮席等。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