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扶贫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在纠结了近二十年之后,有关部门终于遮遮掩掩地承认,我国的师资培养体系出了大问题。

  年初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用一句“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为教师队伍建设出现的大问题提供了最有力的注脚。所谓“振兴”,就是原来曾经“兴”过,后来蔫不拉叽地蒌了,再重新试图“振”起来。

  一声叹息。

  中国的师范教育,自上世纪初开始滥觞,经过清末、民国及共和国三个时期的大力建设,基本形成了科学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大学师范本科、师范专科、中等师范,分别对应培养高中、初中、小学教师。

  而在这三级师范体系中,以培养小学师资的中师最为出色。

  自上世纪初开始,中师教育就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民国时期,每个省的省立师范都有好几所。最出名的一所,当然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个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走出来的中师生,成了现代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

  共和国成立之初,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师教育向基层推进,每个专署都设置了一所以上的中师学校。我的故乡、当年的邵阳专署,就先后设立了邵阳师范、武冈师范、新化师范三所中师。虽然当年中师学校的办学规模都不大,每所师范年招生人数在100人左右,“文革”时期甚至大多数年份停招,但仍然为共和国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培养了第一批合格的师资。

  (我当年供了中的中师学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师教育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

  一是学校多。各省的中师学校,除了省属中师,每个地级市、每个地区,都开办有两所以上的中师学校。湖南省14个地州市,拥有中师学校32所。个别省市甚至每个县都办有中师学校。

  二是招生人数明显增多。全国每年的中师招生人数,1982年之后,每年都达到10万人以上,最高峰甚至达到25万人以上。每所中师学校的年招生人数,最少200人,最多达近400人。

  最关键的是,这个时期的中师学生,是同代人中素质最高的那一批孩子。

  大约从1983年开始,为了解决基础教育师资大量短缺的问题,中师学校全面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有些省份最早从1980年就开始在初中毕业生中招生)。当年的政策规定:一旦考上中师,经过学校培养合格,由国家安排担任小学教师,一般面向乡村;解决城镇户口。

  解决城市户口并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每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这些条件对当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对从小在乡村长大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孩子来说,其诱惑是无法阻挡的。那些在初中时期学习成绩最优秀的一批孩子,几乎都将中师当作自己“洗脚上岸”、成为国家工作人员的桥梁。而中师学校就犹如一台优质收割机,将这批最优秀的孩子“收割”进了自己的校园里。

  这批人优秀到什么程度?

  我曾经在《初中毕业上中师》一文中对他们的优秀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作为一名曾经在中师学校任教19年的教师,我觉得这句话最到位:一个老师最大的幸运,是能够“揽天下英才而教之”。而能够成为这批整体素质尤为出色的中师生的老师,就是我一生最大的幸运。我在台上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句话甚至一个单独来看毫无意义的“那么”、“可是”一词,基本上就能够得到如下学生准确的回应。他们的悟性令人惊叹,而那种师生之间教与学的默契,那种由默契而由内心生发出来的愉悦,让我的教学生涯既轻松又能够将自己的才识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然作为老师,我在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还带有和他们暗中较劲的意思。我要配得上做他们的老师啊!我在十五岁应届高中毕业考上重点大学、自诩也是个高智商的人,不能在教室里输给他们呀。

  这也是另一种“教学相长”吧。

  总之,在中师任教,是我最愉快的一段人生经历。

  然而,即使这样,现在回过头来看,在智商和学习能力上,我还是输给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

  他们中极小一部分毕业生,毕业后被保送进了师范大学。进校后,这批保送生绝大多数立即在同学中崭露头角,并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这些毕业生的优异且不说。那些分配到偏远乡村小学任教的中师毕业生,在完全没有老师指点的前提下,通过自学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成为大学教授、学者的,为数不少;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作家、画家、书法家、律师等业界翘楚的,也为数不少。成为特级教师的,更多。

  我得承认,这批人的智商和学习能力,都超过了我。

  这批天分卓越、素质超群的孩子能够进入教师队伍,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幸运。

  (我当年供职的中师学校。学校已撤,底蕴还在。)

  他们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得益于中师学校科学的培养模式及润物无声的专业教育。

  当年的中师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什么素质?教师素质。从上世纪初一直在八九十年代,经过八九十年的中师办学,中师的办学底蕴已经非常深厚。即使是那些刚刚成立的中师学校,也几乎都从老中师调去了一批骨干作为办学的“压舱石”,有现成的中师培养方案可以借鉴,不需要再“摸着石头过河”。这个培养方案,其实就是教师素质培养方案。

  根据这个培养方案,这批中师生在学校里,在掌握各门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要会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并掌握表达的艺术;要掌握“三笔字”即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的书写,掌握透视的基本要领并会画简笔画;要学会吹拉弹唱,能歌善舞;要学会至少一个球类项目;要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领,基本程序以及师生互动的艺术技巧。所有这些,都必须考核合格,才能取得毕业证书。

  所以,在当年的中师校园里,都呈现着这样的一幅幅风景:

  早自习时,教室里书声朗朗,琴房里琴声悠扬,田径场生龙活虎。下午上课的前二十分钟,是书法写作时间,每个学生都在课桌上规规矩矩一笔一画写着。晚自习前半个小时,则是练习普通话的时间,每个班的学生,都在学生推普员的带领下,认真地练习普通话的发音。而那些对其中某一个项目有特别兴趣的同学,则在课后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埋头于兴趣项目,并且成绩斐然。

  从入校的第二学期开始,他们就开始接受教师角色训练。先是见习,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小学去跟班听课一周。二是模拟实习,一个班分成几个模拟实习小组,每个同学在实习小组模拟上课。指导老师及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再进一步是小实习。到小学去实习两周,每个学生至少正式上三节以上的课。最后是大实习。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一般是五周时间。在中师老师与小学老师的双重指导下,全面接管班级课程教学与管理。

  (我当年供职的中师学校,学校已撤,底蕴还在。)

  因为他们拥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所以他们的教师素质提高得非常快。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够规范书写汉字,能够掌握每个字的正确读音及不同读音。而且,他们的字大多写得很漂亮。他们的普通话非常出色。现在全国各地的省级、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大多都是中师毕业生。至于毕业后即成为所在学校或者工作单位的文体骨干,那更是水到渠成的事。

  可以说,只要他们勤奋,毕业后埋头于音乐、体育、文学、美术或者演讲、普通话、书法等的其中一项,他们就能够取得出色的成就。如若不信,我们可以到全国各地做一个调查,我相信,在当地颇有名气的书法家、普通话测试员、画家、作家、诗人、演讲家,中师毕业生不在少数。

  中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乡村基础教育,因为有了这批人的参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刚开始的几届毕业生,几乎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才华,撑起一所学校。他们让那些长年蜗居于深山老林中的偏远乡村小学,逐渐走上了正规办学的道路,也让更多的乡村孩子,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并通过他们的培养,飞到山外,走进了更广阔的天地,走上了更广阔的人生道路。九十年代的基础教育达标,他们的功绩不可磨灭,几乎每所乡村中小学,都主要得力于他们的努力,方才通过达标。而他们自己,也在工作中不断成长,成为基础教育的基层管理者,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正是他们的付出,撑起了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乡村基础教育的蓝天。

  (我当年供职的中师学校,一个在校时即已出版长篇小说的学生。)

  能够让这批天资卓越的孩子走上教师岗位,应该说是利益于当年的招生政策。

  在当年城乡二元化的体制下,当年的城市人口非常少、进城的桥梁非常窄,这批农民的孩子,通过考上中师,能够获得一个小学教师的岗位,吃国家粮、拥有城市户口,其诱惑力是非常大的。一个有三四个孩子的农村大家庭,解决了一个孩子的出路问题,几乎就解决了全家的生存问题。也因此,尽管这个平台非常低,它依然能够将那批农村孩子中最优秀的分子,吸引到小学教师的师资队伍中,奠定了中国基础教育八十年代后期以来超常规发展的基础。

  这一非常有利于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高校招生的并轨,戛然而止。

  1999年之后,国家政策改三级师范为两级师范,师范只保留本、专科两级,全国中师停止招生,中师学校全部撤消,自寻出路。湖南省当年32所师范学校,只有第一师范因为出了个毛泽东,没有撤销,续招收小教大专学生,后来升本成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另外还保留了幼儿师范学校及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其余的中师全部被撤销,或者被吞并,或者办高中,亦或者办职业中专苟延残喘。

  自此之后,中师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三级师范改两级师范后,全国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又在21世纪之初的升本潮中,几乎全部升格为本科,也几乎全部取消了师范名号。大概在2005年左右,师专也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此后师范只剩下了本科一级。而这一级,也大多成了名义上的师范大学。比如湖南,湖南师大、衡阳师院虽然一直保留着师范名号,但师范生所占比例很小。而湘潭师范学院,更是改名为湖南科技大学,连师范的名字都改没了。

  如此师范教育,怎能不需要“振兴”呢?

  (我当年供职的中师学校)

  而要振兴师范教育,依我个人愚见,恢复师范类学生在初中毕业生中大规模招收公费生,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在接受师范教育训练的前提下,用更多的时间来掌握一门专业课程知识,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选择的途径。

  其实基础教育老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并不需要那么高深的专业知识,出色的个人素质及教学艺术更为关键。而当年的中师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最佳方式。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在一个人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宽阔的今天,能够获得一个事业单位的编制,从此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对广大乡村学子甚至生活在城市普通阶层的孩子来说,依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如果恢复中师公费招生,依然能够将一批天资出色的孩子吸引到基础教育队伍中。

  而如果如《意见》中规定的那样,小学老师需要全日制本科学历,还有可能在天资上、在职业热爱程度上比不上中师生。那些天资出色的学生会这样想,我既然能够考上一本,又为什么要去就读能够看得到未来的师范类大学呢?如果是这样,公费师范生就很难招收到天资卓越、天分出众的人才。

  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责任编辑:农人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