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 > 经济 >
分享

  将党员聚在脱贫产业上、党组织建在脱贫产业链上、党的活动融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今年以来,神木市坚持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坚持集中统筹公共资源与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并重,着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的工作新机制。

  三级联动 实行定点挂钩扶贫机制——实现2200名干部帮扶3687户贫困户全覆盖

  神木市实行市级领导直接包抓联系镇办及脱贫攻坚划片包抓制度,神木市委书记包抓东线11个镇办、市长包抓西线10个镇办。成立精准脱贫帮扶工作指导组,包镇办市级领导任组长,镇办党委书记和市派帮扶干部所在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统筹整合调度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镇村干部等帮扶力量,组建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同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尖兵”作用,由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通过层层压实担子,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资源向基层倾斜”,有效激发了基层组织、基层干部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的内生动力。

  选派100个部门帮扶100个低收入、贫困和部分软弱涣散村,联建基层组织、联管党员队伍、联育特色产业、联办民生实事,推动项目、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党建工作格局。全市党政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正职、在岗科级干部和部门优秀后备干部分别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实现了2200名干部帮扶3687户贫困户全覆盖。

  多方参与 引导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130个贫困村和低收入村“结对子”

  按照“政府倡导、企业参与、社会联动”的思路,依托“企业+农户”模式,以“一企帮一村”的形式,精选了133家经营状况和社会责任履行良好、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有效覆盖”的企业,结对帮扶全市130个贫困村和低收入村。

  非公企业重点通过五项帮扶举措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产业帮扶,结合神木市产业布局和优势,分别在南部、中部、北部发展红枣产业、小杂粮产业和现代畜牧业,通过投资办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带动结对村发展“一村一品”“庭院经济”和订单农业等;实施就业帮扶,吸纳有意愿的村民到企业就业,把岗位优先提供给结对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基础设施帮扶,对标“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帮扶结对村建设道路交通、移动通信、供电供水供热管网等基础设施,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公益帮扶,参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建设;实施智力帮扶,开展对结对村群众在实用技术、生产技能等方面的专项培训,特别是为结对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导和支持。

  据悉,今年已确定帮扶项目250个,完工114个。计划投资7015万元,已到位资金3098万元。民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420个,目前已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308人。

  典型引路 探索脱贫新模式——将贫困户聚集到合作社中来

  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及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

  目前,神木市24个贫困村共发展合作社及资金互助协会等村集体经济组织39个。贺家川镇温路家川村由村党支部组织牵头,将贫困户聚集到合作社中来,搭建起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创建盛园农民专业合作社,182户村民全部入社参股,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实现年产值200万元,劳动力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中鸡镇纳林采当村党支部引入恒源集团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集种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农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扶贫行动;西沟办事处探索形成了“5+1”帮扶模式,即“企业+贫困户”“产业+贫困户”“政府购岗+贫困户”“志愿者+贫困户”“党员+贫困户”等帮扶模式,并通过党员结对帮扶、募捐产业发展鼓励资金、定期走访看望贫困户等方式,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