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县展示 >
分享

定边县白泥井镇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土地流转,在获得稳定土地流转的收益后,又能在脱离土地后从二三产业中获得收入,曾经的“荒地”变成了良田,农户的收入稳定增加。

金秋十月,在定边县白泥井镇南场子村的一块农田里,翠绿色的萝卜叶铺满了地面,地里的绿萝卜半藏半露,一丛丛、一簇簇的萝卜,被工人娴熟地拔出来,胖乎乎、白嫩嫩的萝卜整齐排列,散发着泥土的清新气息。而往年这片土地在这个季节却没有这样丰收的景象。

县园艺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胡彦君介绍到,白泥井早春地膜马铃薯收获以后,土地就闲置下来了,而且连年种植马铃薯土地退化严重,这边的土壤好,水质好,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引进种植白萝卜,我们通过招商引资,把外地的客商引进来,先让客商进行小面积种植。

“我是湖南的,今年到定边租农户的地种萝卜,这里的土地还是适宜种白萝卜。今年种了差不多800亩,两茬,明年如果地好租的话,还要多增加一点面积。” 湖南种植户刘琦说道。

 

依托白泥井镇独特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南场子村的村民把曾经或闲置或减产的田地租给种植户,撂荒的土地变成了萝卜丰收的希望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而在定边县衣食梁社区,那里的村民也通过土地流转让自己腰包“鼓”了起来。

在定边县衣食梁村扶贫产业园的大棚里,工人们正忙把掩映在藤叶中的西瓜打包、装箱,据了解,这些浑圆饱满的麒麟西瓜将销往北京、天津、深圳等地。

 

“咱们衣食梁扶贫产业园区的大部分异地搬迁户都是来自南部山区,以前一直没有从事过瓜果蔬菜种植经验,给他们分的两个大棚部分就闲置了下来,我们园艺中心为了使闲置大棚得到统一经营起来,和园区办以及沃野公司共同引入了深圳市农产品公司,进行无籽西瓜种植。”县园艺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胡彦君说。

 

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让农户们既获得了租棚收入,又可在基地打工挣工资学习技术,同时分散大棚和闲置大棚得到了合理利用,扩大了蔬菜种植结构。

深圳市晋瓷文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应旺说:“我们和(农户)建立一个牢固的合作关系,保障给他们培训技术,提供一些基础的东西,在实操管理方面、田间管理我们有技术指导人员在(种植)期间进行指导,保证按我们要求做,种出优质的西瓜,然后这个产品我们全部包销。”

“我的两个大棚给他们租出去了,我又在他们公司打工,大约四个多月收入两万多,我准备明年跟他们学技术,然后自己种,他们公司帮我销售。”衣食梁社区村民康文增高兴的说。

 

今年,白泥井镇衣食梁社区共种植大户9户,承包大棚600座,受益农户达300户。2021年,白泥井镇通过多个企业、公司、种植大户承包土地,约有万亩土地被流转,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土地集约效应,有效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保证了农户收入增加,切实让农民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