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分享

  众所周知,地理标志品牌化能够大大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是特色农产品走上发展快车道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像大荔这样的农业大县,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不仅仅来自市场的需求,更多的来自产业发展的需要。“大荔冬枣”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推广项目的实施,使大荔冬枣在品牌化发展的进程中,呈现出了产量倍增、销量倍增、利润倍增、就业人数倍增和从业者收入倍增的良好态势,已成为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带动大荔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大荔境内黄河、渭河、洛河三河汇流,平川、沙洲与台塬相间其中,土地广袤、光照充足、水源充沛,是传统农业大县,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孕育出了优质的农畜产品,尤其是大荔黄河滩,黄河冲积带来的肥沃砂土和盐碱环境,造就了大荔冬枣成熟期早、果皮薄、果核小、果肉脆、汁多而味甜等诸多特性,拥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品质优势,以其品质优、营养高、口感好的特性,畅销东北、华北以及东南沿海,占据大部分国内市场,挺近高铁、航空等高端领域,“直飞”加拿大、俄罗斯、迪拜等国家和地区,进军欧美高端市场。但是,特色产品的“大名气”和特色产业的“小块头”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收入和县域经济发展。翻看全国各地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只有实施地理标志品牌战略,才能不断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实现大荔地理标志零的突破,大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地理标志品牌培育,迅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理标志资源摸底调查工作,深度挖掘资源,根据地域分布、产品类别、生产规模等情况,建立资源管理库。围绕支柱产业,重点培育了“大荔冬枣”“大荔黄花菜”两件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的成功申报,不仅助推了大荔冬枣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更在助农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如何将“大荔冬枣”地理标志品牌充分运用好,使其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大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多维度治理,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在“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上,坚持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将“行业自治、网络带动、平台推广”作为做强“地理标志”品牌的重要举措,全方位、多维度提升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

  一是鼓励行业自治。组织成立了大荔县冬枣协会,吸纳全县各镇枣农、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产品销售企业、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等各类型会员80余名,协会将通过自律、自管和自治,实行统一的行业规范管理,架起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政府、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为我县冬枣产业的提升和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二是规范电商经营。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以来市场监管局依托非公党委,号召电商平台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由电商与包联帮扶村代表种植冬枣的贫困户签订果品销售意向书,在同等条件下,电商优先销售贫困户的果品。目前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冬枣已成为枣农和专业合作社的主渠道之一。同时,持续规范电商企业经营行为,仅2019年共开展网络市场专项执法7次,接诉并受理群众关于冬枣质量安全和电商平台经营的投诉举报51件,实地检查网站网店2810户次,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79条,查处各类网络交易违法案件189起,取得了较好社会反响。

  三是严把质量安全。制定完善了《冬枣》国家标准、《冬枣绿色生产标准综合体》地方标准、《冬枣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地方技术规范,并将《冬枣》标准印制成通俗易懂的《冬枣标准十条》发放给群众,倡导枣农按照标准和技术规程科学生产,统一印制生产记录本,详实记录田间生产档案,加强对冬枣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全链条标准化管理,提升枣农的安全意识和标准化水平。

  四是重拳治乱纠违。在每年冬枣种植期,以食安办的名义组织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局、公安以及县红枣发展中心、县果业发展中心、县融媒体中心等相关部门,开展“守护大荔冬枣金字招牌”集中宣传活动。在冬枣销售的整个周期,三路齐发,开展冬枣市场集中整治行动,与农业农村局、公安局等多部门联合,组成执法巡查组,在冬枣主产区开展巡查整治,严查摘青上市、违规添加、农残超标等问题;派出冬枣质量安全巡查组,除深入冬枣主产区以外,重点在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以及商场超市、农副产品经销店等场所开展全覆盖检查,对发现销售不合格冬枣或以次充好、恶意倾销等破坏正常冬枣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一律严查重处;市场监管局各基层所将冬枣质量安全巡查列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日常巡查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巡查检查,营造严查严管严防严控的高压态势。今年共派出监管执法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共计7790人次,检查各类农产品销售市场主体11730户次,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单和宣传品7万余份,开展农残现场检测3130批次,现场销毁摘青上市和晒伤冬枣千余公斤。

  2020年5月温室冬枣陆续上市,开盘价为每公斤300元,中后期温室冬枣大幅上市,但销售形势一直喜人,钢架棉被冬枣,销售均价在每公斤20元到24元之间,比去年同期每公斤高出了6到8元;春暖棚冬枣,8月中旬上市,销售均价每公斤8元至16元,比去年同期每公斤高出6元左右,价格大幅增涨的同时高价位持续时间比去年明显长出很多,并且线上线下均供不应求。这些可喜的“果实”,与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的实施和推进密不可分,让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荔冬枣,强势进入市场,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

  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促使冬枣种植面积得到迅速扩张,2014年5月“大荔冬枣”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那一年大荔冬枣种植面积16.04万亩,年产量11.37万吨;而今年,大荔冬枣种植面积达到了42万亩,年产量50万吨,年产值50亿元,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全县75万人中,围绕冬枣产业从事与之相关工作的人数达到了50余万人。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的深入推进,真正为大荔冬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责任编辑:张伟